
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成立十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2025藝術品市場趨勢報告》(簡稱“《報告》”)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
《報告》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市場分析中心(AMRT)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藝術品金融研究中心聯合出品。出品團隊分享了《報告》的核心成果,以深度剖析藝術市場關鍵議題、研判市場發展方向為主旨,內容涵蓋核心交易市場、新興板塊動態、技術革新、產業生態、政策制度及社會文化變遷等層面,引發了專家們的高度共識與積極肯定。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秘書長劉聰、嘉德投資副總裁馬學東和原北京畫廊協會秘書長池剛在發言中指出,全球藝術品市場正處于深度調整期:我國拍賣市場呈現“減量提質”趨勢,資源向頭部集中,中小拍企謀求差異化;專業化、多元化藏家群體推動市場轉向學術深耕。同時,國際市場分化明顯,全球經營主體變動值得關注:歐美拍賣行母公司負債影響運作效率,轉推品牌升級和交易分散化策略;亞洲市場多中心化發展,香港主導地位面臨首爾、新加坡等新興市場挑戰。三位專家一致認為,未來藝術品市場將經歷“去偽存真”的沉淀過程,需加強學術研究與市場實務合作,助力行業穿越周期、縱深發展。
在“藝術品資產化與金融創新”議題研討中,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黃雋提出了對新消費市場的觀察,“情緒消費”成為市場新動能,技術進步全方位沖擊藝術產業鏈,新世代品味偏好引導市場供給變化。
技術革新對藝術生態的影響也成為專家熱議的焦點。中央美術學院王子琪副教授從關鍵詞“新生態”“新生代”出發,指出數字技術顛覆了藝術生態的底層邏輯,引發社會文化深層變遷。中央美術學院谷赟教授從教學角度強調了動態數據在藝術研究中的重要性,藝術管理學科需回應媒介演進與文化轉型的挑戰。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趙力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本次研討會既聚焦現實,又保持開放視野,明確指出當前藝術市場正經歷變革與轉型。《報告》堅持“真問題、為未來”的原則,強調以探索和追問強化藝術市場研究的學術價值,并為市場應對波動提供有力支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