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夏拍四百多件藝術品六成流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7-27]
張大千的《山水四條屏》、吳昌碩的《荷花》、黃賓虹的《太白山》等字畫及106件玉器、古玩、瓷雜等薈萃溫州。昨天下午,溫州匯豐拍賣有限公司舉辦“2005年夏季藝術品拍賣會”,最高拍出34萬元,最低以起拍價300元成交。但出手闊氣的溫州人,對藝術品似乎興趣不大,448件藝術品有6成多流拍。
著名浙派畫家、樂清人周昌谷的畫作近年來一直是各路收藏家追逐的對象。昨天拍賣會上,第一個拍品就是周昌谷的《喜利圖軸》,一開拍就受到買家追捧,最終以20.5萬元順利成交。溫州買家對溫州書畫家的作品比較偏愛,像林曦明等溫籍畫家的數十件墨寶都順利成交,并且成交價都高出了起拍價。
著名畫家吳昌碩的《荷花》從30萬元起拍,經過8輪的較量,最終被江蘇一女士以34萬元競拍成功,成為全場拍出的最高價。此后,黃賓虹的《太白山》以16萬元成交。但是張大千的《山水四條屏》,以35萬元起拍,卻因無人應拍而流標。最終,342件書畫作品有206件流拍,成交價低于萬元的作品占到總成交數的7成左右。
在瓷器、玉器、工藝品拍賣中,溫州買家更是謹慎,成交情況明顯劣于書畫拍賣。其中70多件應無人響應而收回,出價20萬元的《清銅象茹寶》,是瓷器、玉器、工藝品拍賣品中的最高價,遭遇流拍。而能成交的拍品最高只拍到了2萬元。
由于溫州藝術品拍賣尚未成氣候,這次拍品的成交價普遍偏低。對于昨天的拍賣會,溫州匯豐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鴻澤認為,溫州書畫拍賣市場還有待培育,這可能跟溫州人的投資觀念有關。
李鴻澤的話得到了三位上海收藏家的證實。這三位趕到溫州的上海買家,拍下了數十幅作品。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老先生告訴記者:“如果我們拍下的這幾幅作品放在上海拍賣,成交價肯定會比這里的高。”不過,這位老先生帶來的黃賓虹作品《太白山》,以8萬元起拍,最終被溫州一買家以16萬元成交。對于這個結果,老先生感到滿意,他認為溫州藝術品拍賣市場還是有潛力的。
今年上半年,國家連續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降溫,致使部分投資者將投資目標轉向藝術品市場。今年上半年,溫州市已經進行了3場藝術品拍賣會。而溫州唯一具有文物拍賣資格的匯豐拍賣行,調頭轉向本地市場,也是對這個市場的認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