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華轉制首次拍賣佳作多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4-04]
因轉制而廣為收藏界關注的上海敬華拍賣公司,將于6月25日舉行轉制后的首場藝術品拍賣會。記者日前在文新報業大樓46樓會議室先睹了部分精彩拍品。
晚清手卷 長近8米
書畫向來是敬華拍賣的重頭戲。記者看到現場擺放了3件國畫拍品。海派名家陳佩秋的一幅《黃花青川》作于上個世紀90年代,是其繪畫歷程中的一幅重要作品。該畫取王維山水名詩《青溪》的詩意,著力突出“色靜深松里”的蒼翠色彩和靜謐境界。為了表現詩意中濃郁的色彩,她對傳統的青綠山水技法進行了改造,采用大塊面色彩渲染的手法,將中國文人畫與西方光線、色彩的視覺化處理結合在一起,可以說是其中西合璧畫風的代表作。
在已征集到的古代書畫中,晚清名家吳大徵的《臨王孟端溪山漁隱圖卷》是一件近8米長的手卷。此卷經鑒賞家張乃熊和海派畫家吳湖帆分別題跋,在《吳湖帆文稿》中吳氏書畫記第一冊中記載稱,其是吳大徵58歲時臨古的精心之作。在吳大徵存世作品中,如此尺幅的只有這幅作品和《臨北苑夏山圖》兩件。后者在2003年被中國嘉德拍出。清代邊壽民的蘆雁冊頁,是其中晚年的典型風格,筆墨無多,構思精巧。
神人玉燈 宋代古琴
在展覽現場,一排造型奇異的玉器吸引了前往的不少記者。故宮博物院研究院周南泉先生一一講解:這是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的神人玉燈,至今僅見2件,另一件在故宮,比這件晚幾百年,皆堪稱是國寶級的珍品。這套玉制的宮廷樂隊,每個人手中都持有不同的樂器……唐代的玉駱駝和玉胡人都有,但胡人騎在駱駝上的玉器還是第一次發現……這套戰國玉編鐘,極為罕見。
古琴大師林友仁則指著一架堯夫款的宋代古琴說:“這就叫一見鐘‘琴’!希望它不僅拍個好價,而且最好落在真正愛琴的人手中,好好善待它。彈琴的人一般是不會買的,買不起。買下的人要常常請高手來彈奏。古琴越彈越好。”古琴演奏家戴曉蓮還現場演奏了該琴,其音質松透蒼茫,乃古琴上品。
來源:文匯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