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專家提醒:當心藝術品拍賣不保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3-02



不久前省內的一次拍賣會上,有一幅名畫引起人們的強烈關注。行家知道它是贗品,但沒有人站出來指正。如果有人直言,拍賣行會很不高興。

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今,在藝術品拍賣中都默認這樣一個原則:拍品不保真。2月25日,遼寧省收藏家協會的專家向記者介紹了這其中的內情。

僅從去年北京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到39.35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來看,藝術品拍賣在我國已相當紅火,許多拍賣者把藝術品拍賣當成了取得暴利的一個行業。甚至有的拍賣行只搞一次拍賣會就關門了,因為這一次它就掙足了錢。于是,在紅紅火火的拍賣之下也掩飾了許多不盡人意的內容。一次,某公司王經理在一次拍賣會上,以140萬元的價格競拍得10件名人書畫,后經專家一鑒定,其中6件作品是假貨。家具收藏愛好者吳鐵生在參加上海一拍賣公司舉辦的“中國古典家具、藝術品專題拍賣會”,拍得4把紅木太師椅,他支付了競拍價款4萬元和拍賣傭金4000元。可事后,他發現拍得的太師椅全是贗品,一氣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我省收藏專家對記者說:由于拍賣公司都是由業務員來征集不同類型的拍品,因此拍賣界在拍品征集上還沒有形成一個固定的程序,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為了自身的利益,有的拍賣公司為達到把自己的拍品拍出去的目的,甚至有意隱瞞拍品的真實性。有的公司明明知道是贗品仍大量低價收購并高價拍賣,這一進一出,獲利之豐可達百倍千倍,甚至更多。曾發生過這樣的事:一全國書法名家的后人,對一次拍賣會上他父親的幾幅作品提出了質疑,結果他家窗戶被砸還接到恐嚇電話。這是因為他的行為阻礙了某些人以假充真的來錢道。今年1月中旬,讓著名畫家韓美林吃驚的是,各拍賣公司在5年中一共拍出了246件署他名字的作品,其中95%可能都是假的。

收藏專家認為,在拍賣中,對于拍品的真偽不作擔保,是文物藝術品拍賣行業通用的“霸王條款”。雖然目前國家文物局正在逐步加強對文物拍賣行業的監管,使其向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但就個人收藏而言,要想在拍賣會上投資藝術品,還是擦亮自己的眼睛為好。

(記者 陳鳳軍)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