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老照片成收藏新寵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12-29
老照片作為一種投資手段,目前已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據《照片收藏家》雜志總裁伯特·彼斯凱的統計,自1975年以來,拍賣市場中圖片價格指數上升675%,而道·瓊斯指數只上升481%。盡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照片市場仍處于買方市場。特別是從2003年秋季藝術品拍會開始,攝影作品受到了買家大力追捧。在中國嘉德的拍賣會上,兩張早期上海外灘景色長卷和英美艦船行駛在黃浦江上的老照片,最后以14.8萬元的高價由一位在場的買家拍得,創造了國內老照片在藝術品拍賣會上的成交紀錄。與一般的收藏品相比,昔日不引人注目的老照片已成為收藏市場上的新寵。

  收集有多種渠道

老照片作為一項嶄新的收藏門類,收藏難度很大。造成難度大的原因很多: 如一家庭中缺乏老照片的保存意識,認為老照片不是藝術品,沒有增值的可能,故對自己家中留存的老照片不加愛護,特別是隔代人認為老人已逝,保留當年照片意義不大,因而隨時間推移大多流失或損壞。目前,收集老照片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1、從親朋好友家中收集 每個家庭都留有一些祖輩傳下來的照片,每一幅照片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挑選,將認為有收藏意義的照片復制一套。得親友同意,最好是將原作送你收藏,將復制品留給親友作紀念。

2、從古玩和舊貨市場中收集 在一些舊貨市場里有時會收集到比較滿意的老照片。在南方一些城,老照片卻很少見,可能是因為南方天氣潮濕,老照片不易保存,大多隨歲月流逝而霉爛。相反,北方因氣候干燥,老照片容易得以保存,現在市場上見到的一些老照片大多是從東北、山西、山東一帶流傳出來的

3、從拍賣會上獲得 近年來,一些拍賣會已將一些有價值的老照片納入拍賣范圍,一般是放入古籍善本拍賣項目中,從成交的一些拍品看,大多為早期照相帖冊,單幅的較少。除個別重大題材外,拍賣底價并不算太高,也許是老照片的買方市場還沒有完全形成火候的緣故,收藏愛好者或許能在拍賣會上淘到價廉物美的老照片珍品。

收藏價值有高有低

老照片作為某個時代、某個事件、某位物、某處景物、某種時尚的真實記錄,已越來越成為一種收藏珍品。在林林總總的老照片中,哪些老照片的收藏價值更高呢?

1、年代越久遠價值越高 按時間劃分,年代越久遠,照片的存世量就越少,其價值自然就越高。以圓明園建筑景觀照片為例,1900年以前,完整的建筑群照片目前沒有發現,如果真存在,其價值不可估量。目前清末原版老照片每張價位一般在1000元到2000元不等。如清宣統二年(1910年)拍攝的1冊28張的《北洋大學堂攝影集》,在中國書店2002年春季書刊資料拍賣會上以36000元的高價成交。

2、題材越重大越生動價值越高 由于老照片是社會生活中最真實的寫照,是用攝影的語言來記錄時事。越是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價值就越高。中國書店舉辦的’98春季書刊資料拍賣會的拍品中,有一冊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倉糧驗米的照片,反映的是清末江浙兩省年送京城糧食100萬擔的事情。糧食由輪船運至塘沽后,改用火車進,抵至朝陽門外太平倉進行驗米。這本冊子里共收錄了當時驗米照片8幅,并配有灑金紙楷書文字說明,一圖一文,實為難得的史學資料,原始估價竟達8000~10000元。

3、名館名家拍攝的名人照片價值高 名館名家拍攝的照片的存世量本來就很少,若拍攝的對象是名人則價值更高。中國早期攝影界涌現了郎靜山吳中行、吳寅伯、劉半農等許多名家,他們造詣精深,善將西洋攝影技法與中華文化相結合,他們拍攝的照片價值就高許多。中國書店1996年9月曾舉辦一次歷代罕見書刊資料拍賣會,其中一張攝于1923年的西藏班禪額爾德尼的人像照片,標價400~500元; 一張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的名人合影照片標價900~1000元。這兩張舊照片由于拍賣時間在8年以前,當時標價并不高。如果留到現在拿出來拍賣,恐怕翻個兩番也不止。

4、尺寸越大價值越高 由于早期照相技術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沖印不多,加之照片尺寸越大越不易保存,故留存下來品相完好的大尺寸照片就更顯得珍貴了。現民國時期10英寸左右的照片價位應在300~500元之間; 20英寸以上的照片因量少則價位較高,般每張在1000~2000元之間,若是尺寸很小的普通家庭的老照片則價值不高,現售價一般在50~70元左右。

辨別真偽有技巧

現常見的老照片偽品主要有以下幾種:

1、印刷品做舊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作偽方法。作偽者將精的印刷品做舊,放入鏡框中或裝成冊頁形式出售,這類偽品大多用明信片來加工,因此這些偽品比較容辨別,只要備一個放大鏡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2、翻拍后再做舊 就是將原作品和印刷品翻拍后再做舊冒充老照片出售,有些偽品還特意用舊相紙洗印。照片做舊方法有用茶水浸泡、用化學方法調成棕色以及采用定影不足等手段來模仿舊照片的樣色,但一般具備攝影暗房工藝知識的人總可以從中看出破綻。真品老照片泛黃,是因為年代久遠,日曬光照的結果,其正反面為自然泛黃。而偽品的黃色是采用藥水浸泡和人工涂刷的,有漬斑,不均勻,人痕跡明顯。

3、用彩色膠片翻拍老照片原作 并用彩色紙洗印,得出與原作樣的色調與形態。一些資深作偽者還要將彩色紙膜揭下,另裱在一張老舊硬卡上冒充原作出售。用這種方法作偽,如不細辨,有時會使人上當,辨別方法可看照片上的舊劃痕。因為老照片上有很微的劃痕,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到細小的、深淺不一、方向不規則的劃痕、 折痕或裂紋,非年代久遠不能如此。而偽品盡管做舊發黃,但照片上無痕無紋,光鑒如新。

4、用當年的底片重新印制 作偽者留有當年照片的底片,直接印制后再進行做舊處理。此類照片本身技術素質較高,雖是偽品,其實也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只不過不是當原物,在價值上應大打折扣,且重新印制照片的相紙盡管做舊后,但總留有痕跡。正的老照片自然用老相紙,如果1900年拍攝的照片,使用的卻是1990年的出產的相紙,那肯定是屬于偽品。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