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評論:憑幾個郭敬明 決定不了社會思潮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8-12
  《小時代》引發的討論還未消歇,《小時代2》就上線了,估計再拿下上億元的票房不在話下。當然,評價一部電影,票房不是唯一指標。有評論就認為《小時代》給這個盛行拜金主義、消費主義的時代加了把柴、添了勺油,不能縱容。

  其實,這種評論高看了《小時代》,高看了郭敬明。10多年前,根據日本漫畫改編的臺灣電視劇《流星花園》熱播,時人評論太過拜金,導向不好,一度停播;20多年前,筆者和同學狂迷戀香港的“四大天王”,郭富城的頭型、劉德華的皺眉,風行一時,時人評論人心不古,青少年受毒害太深,未來堪憂;30多年前,金庸武俠小說、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流行,時人又評論世風日下,壞了壞了;更不用說40年前的《第二次握手》、80年前的鴛鴦蝴蝶派,簡直把國人“害慘了”。

  可是,就是這一代代中國人,吸著不斷升級、消磨斗志的“精神鴉片”,幾十年工夫就把中國打造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驚人的社會財富,生活質量節節攀升。這是為什么?為什么這些“不良”文學作品沒有拖我們的后腿?

  原因很簡單。哪個小孩不幼稚?哪個少年不懷春?人在成長階段總會抱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滿足一下,世風不會淪陷,神州不會陸沉。幾部《小時代》亂不了天下,害不了人心,光憑幾個郭敬明,決定不了文學思潮、社會思潮。

  給一個拜金的人看100遍《焦裕祿》,他也不會變得省吃儉用;給一個不拜金的人看100遍《小時代》,他也不會出了電影院就去狂shopping。因此,整頓世風、收拾人心(如果需要的話),不能靠打壓郭敬明之類的作品,就好像振興傳統文化不能靠于丹一樣。拿出正能量的好看作品,才是王道。事實上,主旋律文學作品也在轉型,步伐稍慢而已。但在快速消費時代,慢一步,沒人等。

  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產品只有滿足了需求,才會獲得市場的認可。《小時代》做到了。雖然其文學價值無法與前賢比肩,但它一沒有偏離文學創作的規律——反映現實,二沒有違背市場經濟的規律——滿足需求,何過之有?

  《小時代》對名牌、對物質不加節制的描寫,你可以批評它拜金,但這就好像你可以批評《邦妮和克萊德》、《英雄本色》美化劫匪、美化黑社會,但你不能否認它反映了現實,反映了當時一些受眾的內心世界。而且,今天《小時代》的擁躉長大后也許就不再認可他們年輕時所追捧的人、事、觀點了,這種反撥正是個人成長、社會進步的必然階段。

  所以,不是《小時代》把時代的格局縮小了,它沒那本事,而是這個時代存在這么一種小的格局,它如實反映了而已。郭敬明不過混口飯吃,匡扶世道、整頓人心,他現在一沒這能力,二沒這義務。就好像企業家做慈善,做了,是盡社會責任,沒做,也沒關系。

  有志之士可以口誅筆伐,但一味畫框,框不出文化強國,讓百花齊放,才有春色滿園的可能。道理,一點兒都不深。 (熊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