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傳訊

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更注重作品的挑戰性和高科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6-07
  意大利威尼斯,和中國時差7小時。在這個沒有公路交通,僅憑水上巴士通行的城市,這幾天非常熱鬧。全世界不少藏家、藝術家、藝術評論人和經紀人都來到這里,同行的,還有上百萬來自全球的參觀者。

  他們的目的,只為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無怪乎有人說:水城人頭攢動,頗像小上海;排隊2小時能買到門票,已屬幸運。

  作為意大利“中國文化年”的重要項目之一,此次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的中國館2日開館,并展出主題為“彌漫”的展覽。“彌漫”以花、茶、香、酒、藥五種氣味的彌漫為線索,對傳統深厚的中國文化做出當代的藝術表達,既顯示中國文化的獨特,又表現中國同其他國家和文化之間的廣泛聯系。

  中國館策展人彭鋒表示,此次展出的5件觀念裝置作品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系,分別以荷花、中藥、綠茶、熏香、白酒為題材,與“五味俱全”和“五味雜陳”形成隱喻關系,在總體上創造出一個奇妙的感覺世界,觀眾的感官將被充分激活,獲得別具一格的心理感受。

  與此同時,本屆雙年展上也不乏杭州氣息。潘公凱制作了零下5℃、帶有荷香味的超大型冰箱走廊,觀光者可以在這里喝茶。蔡志松做了以牡丹花瓣貼面的巨大云朵,當中包裹著上好的綠茶——杭州獅峰龍井。

  當然,還有來自浙江的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浙江美術館副館長桑火堯,帶著用杭州絲絹創作的水墨作品《方塊系列6號》亮相雙年展主題展《未來通行證》;杭州的藝術家、浙江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主任王小松也帶來了他的大型裝置作品《創造生活》,并以75米的長度成為本屆雙年展上最長的作品。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的正式展覽時間為6月4日至11月27日,共分三個部分,除了由雙年展總監策劃的主題展、國家館展之外,還有平行展,完全由民間自發選拔。

  王小松參加的《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展》,是從5000多份展覽申請中脫穎而出的30多個平行展之一,有15位當代藝術家參展,其中13位是中國人。

  擅長用抽象小人來表述情感的王小松說:“人們一天24小時的生活中,受到的最大干擾就是各種信息,這些信息左右了人們的生活,讓人們無法離開手機、電腦。我想用這件作品來批評當下全球性媒體的混亂和虛假。這些虛假的信息通過高科技來傳遞,已經損害了公民的利益,并蠶食著生活本身的快樂。生活不能靠這些來創造,這是我作品名稱的由來。”

  這一情緒隨著作品傳遞到觀眾的心中。在現場,這件重200公斤,由18根網線、38個小音箱和10多萬個抽象小人組合而成的《創造生活》,總能吸引觀眾的駐足。他們想看清楚,那10萬個小人都有什么不同。

  “紅彤彤的小人被串在一根長長的繩子上,遠看就像是農村里掛的干辣椒一樣。”王小松說,“每個小人的形狀都不一樣,都是畫完后發到工廠制作的。”今年3月,他去威尼斯為雙年展踩點時確定了自己的展覽場地,其中一塊正是修道院的長廊,這為他的《創造生活》提供了不錯的場地。

  桑火堯的《方塊系列6號》則是用水墨在絲絹上畫出無數個小方塊,抽象的造型體現的是當代中國人對水墨精神的新認識。“中國遠古文化有方形模式,代表中國本質文化精神的漢字是方塊造型……這是從精神層面來詮釋。”他說,“我們生活中構成的物件,如建筑、桌椅板凳、日常用品等基本上是方塊或由方塊組成的,這些方塊幫助我們從混亂中尋找和創造秩序,散發出迷人的哲學、美學與生活的光輝。”

  與上一屆相比,本屆雙年展更注重作品的挑戰性和高科技,影像類作品和大幅攝影占據了較大比例,傳統繪畫少之又少,只有在意大利館才能得見一二。

  “歐美當代藝術家的構思和想法總能給我啟迪”,王小松說,給他印象最深的是美國館內的一個大型裝置:一臺跑步機固定于倒置的坦克車上,每當藝術家在跑步機上運動時,坦克的履帶也隨之轉動。“這是一種對人類和戰爭的反思。”

  雖然雙年展才剛開幕,但王小松在現場已得到許多靈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盡快潛心創作。

  看來,杭州與威尼斯,已經有了共通的旖旎之語。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