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市面極為極少見 明清翡翠展上驚現孤品玉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1-27



  近期,TESIRO通靈萬達店“明清翡翠文化展”上呈獻的一枚出土玉鉞,吸引了眾多翡翠愛好者。這枚文物級別的翡翠讓眾人大飽眼福。本月28日之前,市民都可去店里一睹它的風采。

  據了解,鉞是中國先秦時代的一種武器,而早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中,就已發現玉制的鉞,在當時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記者看到,這枚展出的玉鉞,其實它的外表看著像一枚小斧頭。市民張先生在觀展時表示,他平時對古玩頗有研究,也是一名翡翠“發燒友”,經常去各地參觀一些翡翠展覽,但是目前還沒有見到過這種類型的翡翠制品。“玉鉞通常是博物館里的文物,像這種翡翠的鉞在市面上是極少見的。”

  “翡翠王”馬崇仁也證實了這一觀點,“這是一塊出土的翡翠,幾乎已經是孤品。”馬崇仁說,明清翡翠制品中確實很少有這種玉鉞,這是一件仿青銅制品,考古學家看到了可能也會稱奇。

  在他的指導下,記者發現這枚玉鉞整體呈寬扁的“風”字型,邊緣有鏤空花紋,刃部弧圓,上部有兩個小孔,穿著掛繩。玉鉞凸起一面雕有裝飾性的花紋,主要由藤蔓狀曲線紋、細線斜紋和寬距豎條紋構成。在顏色上,以白、綠、褐三色為主。雖然翡翠表面有些斑駁,仍透露著溫潤的光澤。“由于是出土翡翠,所以在雕刻的紋理上,還能看得出一些白色的泥漿痕跡。”

  馬崇仁介紹說,玉鉞作為儀式上的軍事權力象征,最早出現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研究者將玉鉞作為禮制出現的標志,蘊涵了權力的基本內涵,也體現了古代禮制文化的深厚意蘊。而明清時候的玉鉞,雕刻工藝已經非常純熟,主要是用作裝飾之用。作為傳世翡翠的第十代傳人,“翡翠王”馬崇仁先生把畢生的精力都貢獻了翡翠文化的挖掘和弘揚。“好的翡翠是有靈性的,它們有著深刻的寓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馬崇仁先生說,“收藏翡翠,不僅是占有了一種稀有資源,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君子如玉這種精神的傳承。”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