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畫拍賣天價頻現 不缺資金和信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03-02]
根據《二00九至尚優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顯示,當代藝術品已不再是今年富豪收藏首選,收藏當代藝術品的人數也大幅下降,從百分之三十六銳減至百分之十一。相比之下,古代字畫所具有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它們的價值極具保障,吸引了百分之二十五的富豪收藏目光。
中國古代書畫數量十分有限,其中百分之九十精品都在博物館里和藏家手中,外加藏家對古畫認知水平的提高,進入古畫市場的人日益增多,造成投資者認為古畫市場出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收藏家勢在必得的心態,不斷刺激著古畫市場的拍賣紀錄。因此古代書畫市場不僅堅挺,且精品價格水漲船高。
記者縱觀“二00九胡潤藝術榜·古代書畫排名”后發現,明清文人書畫乃當下市場追捧主流,其中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朱耷居古代書畫拍品數量之首,其次是清代的王翚和明代的唐寅。
業內人士指出,自從二00五年中國當代藝術尤其是油畫版塊走強以來,分流了藝術品市場中的大部分資金,中國古代書畫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特別是海外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天價出現,令國內投資者將大部分資金從古代書畫市場撤離,資金的游離和人氣的缺失成為不爭的事實。
不過,這一狀況在二00七年的秋拍上出現重大轉機。中國嘉德推出的仇英《赤壁圖》以七千九百五十二萬元人民幣成交,創下了中國書畫拍賣記錄,市場的注意力又重新聚集到古代書畫上。在二00八年的拍賣市場上,一些曾經在早年創出高價,在近幾年銷聲匿跡的精品終于重現市場,權威人士由此得出結論,中國古代書畫收藏市場不缺資金,不缺信心,缺的是精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