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藝術品投資基金 文化創意產業的另類組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9-03
崔新生,非理性經濟制度理論學者、中國產業投資理論創立者及產業投資基金專家、近二十年以產業投資基金為制度應用性實證工具,為城市公共資源財富管理、能源、文化創意等領域提供咨詢,所倡導的區域型產業投資基金、行業型產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回歸產業、政策型金融向市場型金融轉換等觀點,均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進程。

眼下,不管專家們對今后的藝術市場走勢看法如何,“藝術基金”無疑將成為今后藝術品市場發展的助推器。它一方面可以憑借基金制度的優勢,整合社會零散資金,帶入新的資金,另一方面其專業化的運作也有利于規范市場行為,并催生新的藝術資源。“藝術基金”的出現,還能讓普通投資者分享價格不菲的藝術品增值所帶來的投資收益。

國際上成功的藝術品基金“熊皮俱樂部”回報率超過了400%。1974年英國鐵路養老基金為了避開通貨膨脹,拿出約占基金總額3%(約1億美元)的資金,購買了2500幅畫作,陸續賣出,25年后,獲利近3億美元。

藝術品投資基金的運做模式,盈利模式該如何設計?對散戶和藝術市場又將產生哪些影響?記者采訪了中國基金論壇、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崔新生。

“藝術基金”

適合產業投資基金模式

崔新生表示,以藝術品為方向的投資工具設計,有信托、租賃等,將藝術家與交易商即經紀商連接起來,將藝術品進行市場化經營。由于不熟悉藝術品的產業價值投資模型,其作價機制和盈利模式極具不確定性,而不斷的價值虛擬不能真正做到效益最大化。在這一點上,藝術品投資基金選擇產業投資基金的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和發揮產業投資的作價功能,形成特定的藝術品產業鏈。藝術品產業投資基金,可以根據產業投資需求,進行集群化和規模化的投資活動。

崔新生解釋,藝術品的產業鏈現象一直存在,但從未從產業投資本身加以發現和發揮,藝術品如繪畫,即從一開始就具有隱形產業集群的影子。在最早的北京海淀圓明園畫家村,就初具雛形,到如今京東宋莊,則形成完整的產業集群:畫家扎堆兒,既是四面八方同道者意氣相吸,便于互相交流;更重要的功能,則是為了方便交易,國內外的藝術品商人,可以相對找到藝術品的集散地。

藝術品產業投資基金在投資過程中,實際上發揮的是一個交易商的角色,從無價、低價,通過作價,進行市場定價交易,在每一個環節都是價值放大區域。在具體操作上,如通過以藝術品交易為主要功能的組合,將收購、拍賣、展覽、培訓與生產(創作)、復制等進行交易集合。于是,可通過某一環節的壟斷經營,以擁有或左右藝術品的定價權。藝術品產業投資基金在藝術品投資領域的獲利空間非常廣闊。

而與此同時,還可以解決藝術家、藝術品收藏人的專業門檻限制,特別是藝術家,以及那些不具有交易條件的藝術品所有人,其本身屬于相對的弱勢群體,同樣需要類似產業投資基金這樣的機制進行保護。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品產業投資基金將為設計多層次市場交易品種、多層次市民社會形成不同主題功能的公共社區,滿足不同社群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交易便利,提供引導和孵化機制的幫助。

國內,如北京市已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工作重點,給予財政支持和政策引導。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門均紛紛設立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但由于缺乏作為產業的文化創意投資操作能力,不能將政策資源與市場資源進行有效對接,使文化創意產業混亂無序。如能通過產業投資基金作為集合工具,無疑將對各種資源優化配置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藝術品價格

是非理性過程的最后“理性”

崔新生認為,從產業投資學而言,作為藝術品的產業投資,具有特殊的虛擬定價機制,這是創意產業的一種基本特征。創意者無論是畫家或藝術家本人,還是藝術擁有者和收藏人,都處于產業投資曲線風險和利潤最高的一端,交易過程是一個價值釋放階段,真正增值是到了收藏人手里。

藝術品投資與藝術品產業投資不一樣,藝術品投資包括收藏和買賣:收藏為個人趣味玩賞;買賣為藝術品經營者或是藝術品商人。兩者的著眼點不一樣,前者是喜歡和對美的趣味占有,具有長期性,不到迫不得已不會參與交易;后者是視藝術品為商品的商人,與經營其他的商品一樣,藝術品在商人手中并沒有什么特殊性,低買高賣,拉大差價,千方百計謀取價格(而非價值)最大化為出發點和最終目的。

而比藝術品投資更專業化的是藝術品的投資基金。藝術品作為產業,藝術品的原始性或創始性,決定了定價的虛擬性,即產品或商品的價值在于虛擬過程,如藝術家或藝術生產者的名氣等等,而不是取決于其可見成本:一件繪畫作品,成本就是紙張畫筆,即使油畫顏料等成本更昂貴一些,但與最終產品所標出的價格相比,仍然不會成比例。

崔新生舉例說,藝術品交易的是名氣,如畫家的名氣、特定歷史紀念意義的名氣、收藏人的名氣等等,盡顯藝術之虛擬定價的作價空間。如著名的“最昂貴的一只蒼蠅”即尺寸僅為9.7×7cm的以蒼蠅為題材的書畫作品,在1997年的中國嘉德拍賣會上,居然拍出19.8萬元的高價,其作價基礎僅有兩點,一是齊白石作品;二是齊白石唯一的一幅題材為“蒼蠅”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藝術品本無價,只是為了便于交易,才出現了價格。

藝術品有很多類,無論是畫布上的創造,還是無聲的雕塑,以及陶藝、樂器、文物等等,一件普通的物品毫不起眼,但會因與某事牽連、某人使用過而瞬間價值不菲。一件廢品,藝術家說它是藝術,它就是藝術品。所謂藝術,僅僅是一個符號元素,因人、因事、因時而具有不同含義。藝術品的價格,是非理性過程的最后“理性”,與其真實成本毫不相干。可以說,藝術家是投入產出理論最徹底顛覆者。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