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瓷器行情 高端品種漲幅最大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7-08]
廣州藝拍2008年夏季拍賣會的珍瓷雅器專場成交800余萬元,其中最大的冷門是從30萬元起拍、以123.2萬元成交的清雍正時期的墨彩山水紋筆筒,追平了同場剛剛成交的清雍正官窯斗彩纏枝蓮團菊紋蓋罐的成交記錄。據行內透露,該件墨彩山水紋筆筒在幾年前曾以50萬元左右的估價出現在北京市場上,最終流拍,本次不但拍出,還比原估價高出1.5倍左右。
廣州嘉德也以110萬元高價成交一件明青花福壽葫蘆瓶。有市場人士贊賞本次廣州嘉德推出的石灣陶藝專場,認為雖然成交量不大,但展示了對廣東工藝美術的推動決心;廣東保利大拍將即,總經理李紅巖信心滿滿,認為這一次“試水”后將能把握市場的真正脈搏。
“大多數行家的新舉措形成了一個新的趨勢”,廣州瓷器行家曾波強談及整個藝術品市場時,證實行內正積極尋找新的工藝品或舊的瓷雜古玩以作為新的增長點。瓷器整體市場價格在2003年之后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經歷了2005年開始的調整期后,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處于波瀾不興的階段,這主要是因為此前成立的高價需要市場長時間的消化。而目前許多老藏家尚未能適應新的價格定位。
大部分老藏家的心態極為矛盾,一方面因市場價高而不愿輕易出手,另一方面又對自己的藏品自視頗高,沒有到達極高價位通常持惜售心理。這種矛盾心態令市場交投漸弱。
盡管如此,市場中仍對瓷器項有較大的期望。其一是2005年形成的價格高位至今仍有參考意義,整體瓷器依然維持當時水平,大部分中高檔精品價格上升,只有小部分下降;其二,市場中已出現新型的主要買家,即具有大資金、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對拍賣市場有信心者。
分析市場可發現:價格在數十萬元以上的高端品種因為大資金的進入而價格持續上升;而數千元甚至數百元的普通品種則遭受市場冷落。
那些價格在1萬元至數萬元之間的中端品種,因為主要收藏人群是中產階層,因此價格受股市和樓市影響較大,不過也有投資者反而從樓市和股市中抽出資金,投入到瓷器收藏上面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