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股市下跌波及收藏 收藏冷熱也要看股市臉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8-04-29
有人說,股市和收藏都是反映民眾投資熱情的窗口,股市是大窗,我們能夠一覽無余;而收藏雖是小窗,卻也能管中窺豹,從中看出大眾投資的風向。因此,股市和收藏之間也產生了某種關聯??或與股市此消彼長,或與股市漲跌一致。

而原因在于:市場中資金追逐利潤的本性總是改變不了的。

家具:與股市同步降溫

紅木家具身價2007年迅速下跌

“2007年11月紅木價格就開始出現了下降。”南京正大拍賣的相關負責人王愛民告訴記者,去年底開始,紅木原料的價格就出現了大幅下滑。“以小葉紫檀為例,2007年上半年的價格大約在70萬~90萬元/噸,到了2008年春節后已經跌到50萬元/噸。”

王愛民認為,價格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此前有人爆炒,在2007年年底進行了拋售。南京一家紅木家具店的負責人則認為,導致價格快速下降的原因有很多,除大量拋售外,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也影響到家具業。同時,很多投資者股票被套,拿不出現金來買紅木。

“資金流向哪里,哪里就熱,2007年股市走牛,投資者手頭有錢,賺了錢就進行收藏投資,希望獲得較為穩定的收益。”該負責人認為,今年以來,股市震蕩走低,很多資金在股市蒸發,因此投資者也無力進行收藏投資。

對此,王愛民稱,股市和家具收藏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聯系,但這種聯系不是一朝一夕能體現出來的。“收藏家具的人群和投資股市的人群不是完全重合的,因此兩者的聯動關系是相對而言的。”

錢幣:受累于股市下跌

錢幣拋售少人接盤

和家具收藏一樣,錢幣收藏也在2006年、2007年走了兩年大牛市。到了今年,錢幣行情略有下跌。永銀錢幣收藏連鎖運營總經理周浩波表示,根據多年經驗來看,錢幣收藏和股市之間存在某種聯動性。

去年開始陸續亮相的奧運金銀幣,在經歷了一輪大漲之后,遭遇“大跳水”。發行價不到10000元、年底漲到2.1萬元左右的第一組奧運金銀幣,近日猛降3000多元,跌到了17500元左右。其他紀念幣也出現了下跌。2003年發行的第一枚生肖紀念幣,面值1元的羊幣,發行之初13元/枚,2007年一度高達49元/枚,現已下滑至39元/枚。

人民幣收藏近年來扶搖直上,今年卻放緩了上升的腳步。錢幣收藏者王先生表示,前三套人民幣的存世量決定了其較為堅挺的市場價格,但第4套人民幣的下跌空間顯現出來了。1980年版的2元由春節后的13元/張,下跌至9元/張;第4套人民幣中四連體1980年版50元更是由2350元/張跌至1800元/張,100元由1800元/張跌至1350元/張左右。

周浩波表示,股市不景氣,錢幣收藏市場出現了缺乏資金的狀態,面對市場上的拋售,投資者無力接手,從而導致更加嚴重的拋盤。同時,周浩波認為,只要整體經濟是穩定向上的,那么短期的波動是不用過分擔心的。

藝術品:反成股市蹺蹺板

股市走牛藝術品市場變“熊”

在南京從事拍賣行業的人都不會忘記,2006年是最難熬、最糟糕的一年。那一年,正是股市牛氣沖天的一年。“2005年是南京藝術品拍賣業最好的一年,之前幾年也一直處在上升期,2006年非常差,2007年稍好些,但成交量也很低。”南京十竹齋的吳經理說。

從股市的行情來看,2002年~2005年,股市行情持續低迷。2006年,股市終于從熊轉牛,一路高歌猛進。有統計稱,2006年A股市場資金凈流入6000億元,而同期央行發布的金融運行數據顯示,2006年全年居民存款同比少增1125億元。進入股市的新增資金有這部分少增存款,也有國外資本,還有國內的民間游資。毫無疑問,這些資本中,還有本該流入收藏行業的資金。

股市熊市成就了2005年藝術品拍賣的牛市。根據南京市商貿局的統計信息,2006年藝術品拍賣成交2.1億元,僅占2006年所有拍賣品總成交額的7%。2007年藝術品拍賣成交額1.12億元,較前一年下降50%左右。兩年股市大牛市,伴隨著兩年藝術品拍賣的大熊市。業內人士說,前幾年股市低迷,大量閑散資金涌入了收藏市場,這些資金是純投機性的,股市大漲,短線資金便不再涌入。

江蘇省拍賣總行七松藝術品拍賣的張妍說:“藝術品市場和股市的確有著某種關聯,今年以來股市一直不太好,再加上經過了兩年的調整,希望今年的藝拍有所表現。”

■專家聲音

無論收藏還是股市

資金總是追逐利潤

收藏市場和股市一樣,資金所到之處才能有巨額的成交、熱鬧的換手。缺少資金就會低迷。

然而,為什么同樣是收藏,品種不同,和股市的關系也不盡相同呢?江蘇收藏家協會的一位專家表示,不同的收藏品有其相對固定的資金來源。比如說,家具收藏者一般都是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且以收藏為主,作為投資的藏家相對較少,因此資金流動性不強,藏家們更愿意從房地產和股市等其他行業賺了錢進行收藏。而錢幣、各種票據的收藏則由于資金量不是很大,且投資收益較低,藏家不會將其作為主要的投資,而一般是在有閑置資金時才出手購買。因此,股市跌了,錢幣收藏也自然受累于資金匱乏。

但是,作為收藏主流的藝術品則不然,藝術品收藏不僅需要較大的資金量,而且資金流動性較大。例如,2003年有人花2萬元購買過一幅清代畫家顧洛的五尺絹本《鐘馗圖》,2004年就以40萬元轉讓,短短一年便獲利巨大。正是因此,藝術品藏家往往需要不少資金在手頭不斷買進賣出,而且一般都會將其當成主要投資手段,不會讓藝術品收藏變成股市投資賺錢后的“第二選擇”,??相反的,藝術品投資一般是足以和股市投資“互為博弈”的,股市火爆時,藝術品收藏家往往會迅速減少藏品購買,轉向股市,而股市低迷時,藝術品收藏家也會迅速抽回大筆資金,轉而加速收藏藝術品。因此,藝術品收藏和股市總是此消彼長。

有資金的“關照”,收藏品行情才能走高。專家表示,這些資金一定是社會上的閑置資本,他們總是追逐著利潤。所以股市或牛或熊,都會給收藏界帶來影響,這種影響盡管不是非常直接、明確的因果關系,但收藏者往往都能感覺得到。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