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嫦娥"郵票橫空出世 方寸記載中國航天歷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11-27







為了慶祝“嫦娥一號”衛星首幅月圖完美亮相,首次探月工程圓滿成功,國家郵政局于11月26日發行《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紀念郵票1套1枚。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紀念郵票、郵折與首日封等郵品(圖1為首日封,上貼紀念郵票一枚)。郵票被譽為是“國家的名片”,“嫦娥”郵票的橫空出世,為中國航天系列郵票增添全新一員,也記載了中國航天的最新歷程。
  
  從火箭到衛星:中國航天邁出第一步
  
  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起步。一個有趣的巧合是,我國的第一套航天題材郵票也是在1958年10月發行,這就是1958年10月30日發行的《蘇聯人造地球衛星》郵票(圖2)。郵票圖案分別介紹了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經過我國北京古觀象臺上空、1958年5月15日發射的第三顆人造衛星及蘇聯已發射的三顆人造衛星在繞地球飛行的情況。這套郵票雖是介紹蘇聯的人造衛星,但卻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航天題材郵票,也承載了當時中國的航天夢想。
  
  1986年,為了紀念我國航天事業三十周年,我國發行一套六枚《航天》特種郵票(圖3),展示了三十年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是我國第一次發行反映自己國家航天題材的郵票。雖然只有六枚郵票,但充分展示出我國航天邁出的第一步。這六枚郵票的內容分別為:
  
  第一枚為“樂聲環宇——東方紅一號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于1970年發射成功;第二枚為“天外歸來——回收衛星”,1975年,我國第一次控制衛星順利返回祖國大地;第三枚為“雷震海天———潛射火箭”,1980年,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成功發射大型運載火箭;1982年,我國自水下向預定海域成功發射運載火箭;第四枚為“騰空萬里———飛向靜止軌道”,1984年,我國發射成功第一顆地球同步衛星;第五枚為“天地同音———地面接收站”,我國衛星發射從試驗轉入應用,開通靜止通信衛星線路,各地衛星氣象站、衛星電視接收站和衛星通信站迅速建立;第六枚為“玉宇明燈———同步通信衛星”,圖案展示了我國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在太空中運行時的情景。
  
  從“神舟”到“嫦娥”:航天夢想逐步實現
  
  1999年11月,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試驗飛船“神舟”號首飛成功,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有了新的重大突破。2000年11月,我國發行一套兩枚《中國“神舟”飛船首飛成功紀念》郵票(圖4)。第一枚“火箭騰飛”,畫面展示的是用于首次試驗飛船發射的“長征2F”運載火箭發射時的雄姿;第二枚“飛船遨游”,圖案是“神舟”號飛船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翔時的情景。
  
  2003年10月,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返回。為紀念這一創舉,中國郵政、中國郵政香港和中國澳門郵政聯合發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紀念郵票。中國郵政發行一套兩枚:《英姿》和《凱旋》(圖5)?!队⒆恕菲泵嬉陨钏{色調為主,主體形象為身著國旗標志的航天員在飛船進入太空邀游時的英姿,意在強調此次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的劃時代意義。《凱旋》票面為紅黃色調,凱旋而歸的英雄帶來了環宇的祝愿和對偉大祖國的敬意,巍巍長城和飄揚的國旗見證了中國已站在了航天高科技的前列。中國香港郵政發行一套兩枚:《騰飛》和《邀游》?!厄v飛》表現了火箭發射、升空的瞬間狀態,并用透疊的形式,多角度表現了發射場景;《邀游》著重刻畫高舉手臂的航天員形象,這一劃時代的點觸,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將向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中國澳門郵政發行一套兩枚:《待發》和《測控》。《待發》將航天員升空這一瞬間定格,重點強調此次飛行的特別意義;《測控》通過對海、陸測控形象的組合,意在強調測控的重要性,同時也表明測控是載人航天這一系統工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以上六枚郵票合在一起正好體現了航天工程的主要環節,而每兩枚郵票又能單獨成套。
  
  此次發行的《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郵票一套一枚,面額為1.20元,由我國著名郵票設計師王虎鳴設計。郵票圖案上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圍繞著月球飛行在蔚藍的星空中。其采用了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等多種最新郵票印制方式。
  
  方寸記載輝煌:航天精神寶貴財富
  
  2006年6月,中國郵政發行了《中國航天事業創建五十周年》紀念郵票1套2枚(圖6),兩枚郵票分別展現了我國最新的航天成果——“地球空間探測雙星”和“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中國航天事業在5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建成了獨立自主的有中國特色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業體系,取得了以“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為代表的輝煌成就,在航天高科技的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除了上面專門介紹的這些航天題材郵票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其他題材郵票中發現航天的身影,如1979年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第五組)》;1991年發行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四)》,第四枚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999年發行的《世紀交替千年更始——20世紀回顧》,第六枚為“兩彈一星”;2000年發行的《氣象成就》,第一枚為“氣象衛星”等等。
  
  中國航天事業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所創造的先進的航天文化和航天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