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四次藝術品投資高峰即將來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1-26]
古語云:亂世黃金,盛世古玩。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三次藝術品投資的高峰時期,第一次是北宋末年;第二次是康乾盛世;第三次是清末民初。這三次高潮的出現特征十分顯著———每逢盛世太平時期,收藏品高峰都會出現。
而有權威數據表明,我國目前專門從事藝術品投資和收藏的人數已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2000萬人發展到2005年最后一次統計的7000多萬人,各種大型收藏社會團體達到500多個。北京文物局有統計數字顯示,2005年全市45家古玩藝術品拍賣企業舉辦各類拍賣的成交額為91.6億元,有望在2010年突破200億元。在國力昌盛的新時期,中國古文化藝術品收藏將達到第四次高峰。
投資收藏藝術就是儲蓄未來。從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歷程來看,投資收藏品所能獲得的升值回報遠遠超過銀行利息。不過藝術品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也存在一定劣勢。首先,藝術品的流通性和變現能力較差;其次是藝術品的保管難度大。
因此,收藏專家也提示收藏投資者在收藏過程中,最好用閑錢,切不可將日常開支用于藝術品投資;并且,藝術品行業是一個長線投資的回報,切不可急功近利。
從事藝術品投資這個朝陽產業,投資者的眼光是否能跨越藝術品本身上升到選擇市場環境的層面上來才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據悉,目前京城首家規模最大的藝術品商城“蓮花通寶”正在招商階段,該商城企管高層吳東曉向記者表示,歡迎更多關注藝術品投資這項朝陽產業的人士前去現場觀摩指導,感受商城的良好氛圍和全面統籌的管理模式,盡管此類主題藝術品投資市場發展時間尚短,但從目前的發展形勢看,投資者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藝術品投資市場將借此蓬勃發展。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