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水墨可望再掀波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7-01-06]
林風眠的作品一向是市場上搶手貨,近年來其作品的市場價也一路高歌。1月13日、14日,西泠印社2006年的秋拍中將推出林風眠的多幅作品,十分值得藏家期待。
面對這一幅幅水墨交融淋漓的蘆葦淺灘、色彩典雅明快的靜物瓶花、線條縱橫勁健的鷺鷥小鳥、構圖新穎別致的山村庭院,我們很難想像在這如詩抒情的畫面背后,一代宗師林風眠先生曾經歷了幾十年的煉獄之苦,在孤寂中走出了一條荊棘之路。
可以說,林風眠很多繪畫都是人生苦難煉獄后的平淡,給人空靈的感覺。像這幅《荷塘圖》,以黑色調入藍、紫、綠色畫水面,又以亮度不同的黃綠色畫荷葉與浮萍,花葉最顯眼的地方畫橘黃和粉白,看上去猶如夜空的星光。遠方是水霧迷蒙、暮色籠罩的蘆葦河灘,透明而平靜的河水反射出最后一線光亮。從這些細節不難體味到畫家的心境。
花鳥畫特別是對鳥的刻畫,是林風眠盛期藝術的另一重要方面。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最常畫的丹頂鶴,到50年代后變成了白鷺,又增加了雛鷺,畫法也有了很大變化。而群棲于枝的小鳥,是林風眠花鳥畫的又一風格。
通過西泠即將上拍的這幾幅風景畫與花鳥畫,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漢唐式“流動如生”線描的作用,看到民間剪紙、皮影造型的影響,看到馬蒂斯、莫迪利阿尼式人物姿態的痕跡……總之,先生恬淡的生活和不倦的追求,終使他在中西融合的探索之路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無論仕女、戲曲、人物、花鳥、靜物、風景都具有高度的創造性,成為20世紀中國繪畫獨具一格的藝術景觀。
業內人士認為,西泠印社此次上拍的多幅林風眠作品都是難得的精品,十分值得關注。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書畫市場處于調整階段,無疑是購藏這些精品不容錯過的良機。(信息來源:中國商報 章雷)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