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整體走勢偏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6-02-20]
“嶺南畫派”的第一代領軍人物是高劍父,其作品目前價格偏低,進入市場中的拍品數量也很有限,這都導致了高劍父作品沒有引起市場的足夠重視。2005年嘉德秋拍的《松山飛瀑》以46.2萬元成交,而其作品每平尺的最高價僅為5.9萬元,與其他同時代畫家作品的價格反差很大。高奇峰作品的行情比高劍父稍好,香港蘇富比秋拍的《林中休憩》 以114.4萬元成交,紐約蘇富比的《山高水長》以190萬元人民幣成交。
關山月是第二代的領軍人物,其作品歷年拍賣成交價前10名有8項是在2005年創出的。2005年春拍成交19件,成交率達到86.3%,成交總額為360.58萬元;2005年秋拍成交35件,成交率更高達94.5%,成交總額上升到828.85萬元。其中,2005年廣州藝拍春拍的《雪梅圖》以214.5萬元成交,中國嘉德秋拍的《輕舟已過萬重山》以198萬元成交。目前關山月作品的投資價值業已顯現,是投資者積極介入的最佳時機。
"嶺南畫派"第二代的其他畫家,如賴少其、黎雄才的作品價格目前也在上揚。
"嶺南畫派"的價格雖然已呈現上升走勢,但對比其它流派的火爆行情而言,其行情還是稍顯冷清。"嶺南畫派"發源于廣州珠江三角洲,該地區經濟發達,但其傳統文化底蘊卻相對薄弱,所以也沒有形成像"新浙派"那樣地區性的購買群體,這也是"嶺南畫派"沒有成為市場熱點的原因之一。但隨著2005年行情的啟動,相信廣東地區的收藏群體也會越來越關注"嶺南畫派",其行情的最終改觀應在近期之內。(馬學東)
來源:上海證券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