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畫”大宗師 “塞外情”獻義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12-17]
作為冰雪山水畫的創始者,于志學被美術史論家譽為開宗立派的畫家,他以獨特的繪畫語言表現了冰雪世界的冷逸境界與精神內涵,與“晚年變法”的黃賓虹并列稱為“黑賓虹、白志學”。在北京晚報與北京市慈善協會共同舉辦的首屆中國書畫名家慈善獻愛心大型義拍活動中,于老慨然捐贈了他的得意之作《塞外情》和一幅書法作品《鶴游云天》。
于志學出生于東北,冰天雪地的自然美景給了他藝術方面最豐富深厚的滋養。他鉆研40余年所獨創的“冰雪山水”在美術史上獨樹一幟。于志學畫出的冰雪,完全不用傳統的彈點,也不是留白或僅勾其外形,而是用礬水加輕膠作為調劑,用墨色直接畫出,表現出冰雪的形和質。白光、透明體以及晶瑩剔透的神韻,發展了中國畫的技法,填補了中國畫的空白。
未曾拜師于某位名家門下,全靠自身天賦及后天勤奮自學成材,不斷探索和突破的農民之子于志學,沒有誰的光可沾,誰的名可借,所要付出的努力比別人不知要多出多少倍。記者在于老的家中看到,幾個書架上擺滿了凝聚他畢生心血的各種繪畫、文字筆記,分類明確,字跡工整,內容詳盡,都是具有極高價值的珍貴資料。
于老不僅在繪畫創作上以其非凡的藝術造詣開宗立派,在日常生活中,其為人處世,也頗令人贊嘆。2003年,68歲的他踏上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為保護藏羚羊向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捐款。在去可可西里的路上,他還不顧自己安危,獻出原本助手為其準備的頭皮針,搶救了一名病危的6歲女童,使其脫離了危險,最終闖過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隧道。69歲時,他又來到素有“死亡之?!敝Q的新疆羅布泊和樓蘭古城,要在失落的文明中尋找原始的純真。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于老依舊筆耕不輟。對慈善公益事業,他更是積極參與,無私奉獻。中國畫是大器晚成的藝術,對于志學這樣一位志在高遠、學無止境、一生“志學”的畫家來說,不僅要超越古人,更重要是不斷挑戰自己,在晚年創造新的藝術高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