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山西新絳鑄錢歷史提前181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11-12

  運城11月12日電 (陸祁國 衛世新 劉保民)記者12日從山西省新絳縣新聞中心獲悉,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鑒定,新絳籍收藏家楊富榮收藏的“布泉陶模”,將新絳的鑄錢歷史提前了181年。

  新絳縣古稱“絳州”,隸屬山西省運城市。《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天寶(742年至756年),諸州凡置九十九爐鑄錢,絳州三十爐”。據此可以判斷,新絳當時的鑄錢占全國總數近三分之一。

  上世紀90年代,楊富榮在新絳縣三泉鎮孝陵村發現并收藏“布泉陶模”。該陶模長12厘米、寬9厘米、厚2.4厘米至3.0厘米,里面的錢幣外廓徑2.5厘米、穿徑0.8厘米、厚約1厘米。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鑒定,“布泉陶模”為北周(561年至581年)鑄錢使用。如是,新絳的鑄錢歷史由此提前181年。

  那么,“布泉陶模”為北周(561年至581年)鑄錢使用的依據是什么?

  文物專家介紹,“布泉”幣有兩種,一種為王莽時期所鑄,另一種為北周武帝所鑄。二者主要區別是“泉”字的篆法,前者中豎間斷成為兩段,后者中豎不斷一線貫底,所以是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始鑄的“布泉”,與“五行大布”“永通萬國”合稱“北周三品”。

  “陶模已殘,‘布泉’幣完整者8枚、殘缺者4枚,共12枚。”文物專家認為,根據大豎澆道和小斜澆道組成的陶模看,“布泉陶模”至少同時可鑄24枚(錢幣)。

  據了解,北周經歷五帝共24年,通行“布泉”共20年,由于流通時間有限,所以較為稀少,而鑄錢所用的“布泉陶模”更是少之又少。

  新絳北魏以后才活躍起來,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于柏壁鎮置東雍州,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改東雍州為絳州,“布泉陶模”正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