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西侯度遺址:燃起中國第一堆文明之火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5-22




  黃河岸畔,約243萬年前的西侯度遺址,是中國已知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之一,保存著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實證。“使用火,代表著人類在告別茹毛飲血,慢慢走向文明。”21日,西侯度遺址文物保護所所長張雯告訴記者。

  當日,“行走河東·文物保護在運城”海外華文媒體采風行活動正在山西運城舉行,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葡萄牙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文媒體代表探訪西侯度遺址。

  西侯度遺址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1959年被考古學家發現,文明火種從此又放出光芒。

  1961年、1962年、2005年,西侯度遺址先后經過三次發掘,出土有大量古脊椎動物化石和石制品。

  中國科學院地質所教授錢方等曾采用古地磁方法測定西侯度遺址絕對年齡為距今約180萬年。2020年,法國《人類學》雜志刊登西侯度遺址最新測年數據為距今約243萬年,把這一遺址向前推進了60余萬年。

  張雯介紹,西侯度遺址文化層中發現了一些黑灰、灰綠色的化石,大多是哺乳動物的肋骨、鹿角和馬牙。研究測定表明,這些不同顏色的化石為燒骨。

  迪拜新聞網副總編輯楊志宏走進西侯度遺址,他說:“人類用火,使自己能夠吃上熟食,增強了體質,提高了自身防衛能力,讓人類文明走向一個新的階段。”

  “從小就好奇我們人類從哪里來。”葡新國際文化傳媒副總編輯尹萃鍵說,歷史文化給這里的美景賦予靈魂,自己此前沒有想到,在這里燃起了中國第一堆文明之火。

  距今約300萬年到1萬年左右被稱為舊石器時代,這一時期人類以打制石器為主要工具,過著非定居生活,從事漁獵和采集。

  西侯度遺址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三棱大尖狀器。它可以像鋤頭一樣用來挖掘根莖類植物,也可以像匕首一樣用來肢解動物,這是早期人類獲取食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它得以讓現代人一窺人類先祖漫長而艱辛的采集生活。

  張雯告訴記者,舊石器時代的石片石器由西侯度人創造,經過匼河人發展,至丁村人形成一脈相承的“大石器傳統”,是華北舊石器文化的兩大傳統之一。

  “科學有效地開展西侯度遺址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有利于發揮地方重要歷史文化資源的社會效益,提升地區文化影響力,以文化促發展、以發展保文化。”張雯說。

  考古工作者陸續在山西發現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證明200萬多年以來,一直有人類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探索人類文明的起源,山西占有重要地位。

  “海內外中華兒女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傳承弘揚中華文明,就要多了解、學習我們的歷史和文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尹萃鍵說。

  此次活動由中共運城市委宣傳部指導,運城市歸國華僑聯合會、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主辦,中新社國際傳播集團山西分公司承辦。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