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藝壇新銳

廣西藝術家創新傳統瓷畫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11-24




  栩栩如生的小貓、色彩鮮艷的耕田、抽象的圖騰......從傳統的中式工筆畫到西洋水彩畫、油畫,一幅幅精美的畫作在白瓷上“綻放”,令游人駐足。千百年后,受到世界青睞的中國傳統瓷器,正變為承載中西方繪畫技法融合的載體。

  日前,廣西柳州市藝術家譚江寧采用創新技術,將中西方繪畫技法與研發的德化超薄瓷板相融合,創造出獨特的無釉新瓷畫作品,并舉行“譚江寧新瓷畫學術展”。

  譚江寧年少時便與繪畫結緣,掌握國畫、油畫、水彩畫等多種繪畫技巧。“我對自己的畫作非常珍惜,以前曾保存一幅彌勒佛工筆畫作品。但時間一久,畫紙還是老化發脆,當時覺得很惋惜。”他說道。

  多年來,譚江寧一直在探尋能夠長期保存畫作的方式。2016年,譚江寧在深圳看展時了解到瓷板畫。瓷板畫是以白瓷為“畫紙”,通過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早在清朝時期,不少文人畫家加入陶瓷繪畫的領域,使中國傳統繪畫與陶瓷彩繪融合。

  與紙絹畫相比,瓷板畫不怕潮濕和霉變。若保管得當,鮮艷色彩能保持數百年。“但瓷板畫多數沿用傳統瓷板畫的中國繪畫技法,與紙絹相比,其繪畫效果單一。”為此,譚江寧開始研究新瓷畫,將西方繪畫技法也能展現于白瓷之上。

  2018年3月,譚江寧前往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的福建省德化縣,與曾建平先生合作研發。最終,帶有宣紙暈染效果的繪畫性新瓷板誕生。其又在顏料、燒制技藝等方面進行創新,讓新瓷畫的呈現方式更加“國際范”。

  “傳統的瓷板畫多以中式工筆畫為主,且顏料耐不住高溫燃燒。”譚江寧說道,而新瓷畫作品則更具包容性。為表現中西方不同畫種效果,其根據高溫陶瓷礦物顏料的特點,發明很多特殊繪畫工具、繪畫方法和燒制曲線。

  他回憶:“之前我用傳統的繪畫方法來表現雪景,但經過高溫燒制后,很多的筆畫耐不住高溫,一燒就沒了。”這樣的情況出現過很多次。為此,譚江寧曾經有過放棄研發新瓷畫的想法。“當時每一次燒窯都睡不著,擔心開窯那一瞬間所看到的失敗場面。”最終,譚江寧還是決定深入研究下去。

  如今,譚江寧的新瓷畫作品表現形式豐富多樣,蘊藏著中西方不同的繪畫技法和藝術效果。記者在畫展上看到,《耕天》系列頗具油畫特點,其利用新顏料不同熔點的特點,燒制出色彩豐富多樣、肌理變化萬千的耕田。而另一作品《寂雪夢春》,則用中國山水畫筆法,將雪景的意境展現在白瓷之上。

  “這樣的藝術形式蘊含著中國國畫的韻味,同時又結合西方油畫的色彩,別具一格。”柳州市繪畫愛好者楊俏如參展時表示。

  如今,隨著中西方美術圈的交流愈發深入,不少藝術品以中國傳統工藝品為載體,融入西方技法與審美。如雕刻家林飛的作品《麗達與天鵝》,將西方的人體藝術與東方玉雕藝術融合;而歷史悠久的臺州刺繡,則吸收融合西方的抽紗工藝,被稱為“東方瑰寶”。

  在柳州畫院院長李心軍看來,中西藝術文化互相包容,但創作過程中仍需留住本土文化的內涵。“新瓷畫在創作過程中保留中國地域特色,才能不斷進行創新發展。”他表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