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山東手造”薈萃文旅盛會 盡顯傳統工藝魅力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09-16

  濟南9月15日電(王采怡)韻味典雅的瑯琊古琴、栩栩如生的郭氏木雕、色彩鮮艷的萊蕪面塑、筆觸細膩的牡丹工筆畫……第四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第二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以下簡稱“博覽會”)9月15日持續在山東濟南舉辦,在“山東手造”展區,來自16地市不同風格的“山東手造”匯聚一堂、各展風采,盡顯傳統工藝魅力。

  當天,記者在菏澤市巨野縣的牡丹工筆畫展位看到,一名畫工正在宣紙上給牡丹花瓣上色。“牡丹工筆畫是我們當地的特色,現在已經形成集繪畫、刻章、裝裱、培訓等為一體的產業鏈。”菏澤市巨野縣書畫院院長程軍偉表示,牡丹工筆畫筆法精湛、色彩絢麗,學起來上手很快。目前,該產業已帶動1萬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希望通過這次博覽會提升牡丹工筆畫的知名度,宣傳牡丹文化。”

  “這套茶具名為‘鑲銀葫蘆茶具’,是融合鋦瓷工藝制作的獨特文創產品。”來自聊城市茌平區的鋦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保洋說,所謂鋦瓷,就是用金剛鉆和鋦釘修補破碎的瓷器,是一項兼具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傳統手藝。“我們通過打造精巧的文創產品、開設鋦瓷課程等,讓更多人了解這門手藝,也想借這個展會進一步推廣鋦瓷技藝。”

  選料、打胚、挖槽腹、髹漆、裝配件、調音……在文博會現場,來自臨沂市郯城縣的斫琴傳承人陳乃峰正在向觀眾講解制作古琴的方法。“斫琴不僅是門技術,更是門藝術。斫琴師不僅要會木工,懂音律、銘文、漆藝等,還需要具有藝術審美能力。”陳乃峰認為,古琴文化要與時俱進,通過文博會這個平臺,可以讓斫琴走進大眾生活,把老祖宗的技藝傳承發展下去。

  “郭氏木雕發源于明朝時期,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傳到我這里已經是第22代。”來自濟寧市汶上縣的郭氏木雕傳承人郭宗磊告訴記者,他喜歡在創作時融入家鄉的文化元素,比如新創作的“荷之韻茶盤”,上面雕刻的荷花是濟寧市的市花,白蓮藕是汶上縣的特產。“我幾乎每年都來參加博覽會,既能和其他手工藝者交流學習,也增加了自己的訂單量,收獲很大。”

  博覽會現場,還有俄羅斯巧克力、印度精油、沙特阿拉伯工藝品等來自30多個國家的特色手工藝品、文創產品集中亮相,展示獨具地域特色的“手造”風采,釋放文化活力。

  在博覽會舉辦期間,山東省文旅廳還舉辦了山東省文化和旅游投融資項目洽談會。淄博市黃河露營地項目、泰安市潮泉鎮全域鄉村振興文旅融合項目等7個文旅項目現場簽約,展現山東省文旅產業投資潛力和機會,提高文旅項目供需對接成效,促進山東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本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將持續至9月18日,主會場圍繞文化“兩創”、鄉村振興、山東手造、數字文化等主題設立8個展區,在濟南市設置20個分會場,同時將在山東各地舉辦50余場系列活動。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