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探訪朱開溝遺一把青銅短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06-13

  從鄂爾多斯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區驅車一小時,駛過一段山路,寫有朱開溝遺址的石碑就矗立在眼前。石碑上的字跡顯示,這是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移步前行,目之所及,朱開溝遺址已被鄂爾多斯博物館、伊金霍洛旗文物保護管理中心等單位修筑了網圍欄加以保護。為了更好地展示朱開溝遺址的獨特魅力,當地還建有朱開溝遺址展廳,供人了解一段塵封的草原歷史。

  內蒙古“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期間,中新網記者探訪了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的朱開溝遺址。在這里,一把青銅短劍曾揚名海外。

  據了解,朱開溝遺址于1974年被發現,1977年考古部門對朱開溝遺址進行了首次考古發掘,1980年、1983年和1984年又陸續進行了3次考古發掘。這4次考古發掘共揭露遺址面積約4000平方米,發現遺跡640多處,共出土文物1250多件。

  考古學家根據對出土遺跡、遺物的綜合分析確認,遺址的時代上限為距今4200年的龍山時代晚期,下限為距今3500年的商代前期,前后延續約800年,其出土遺址中,最為知名的是一把青銅短劍。

  在朱開溝遺址展廳內記者看到,這把青銅短劍(復制品)長25.4厘米,劍身近似柳葉形,厚脊,雙面刃,直柄,中間有兩道凹槽,柄首略呈環狀,柄與劍身銜接處的兩側有凸齒,劍身向下斜凸成鋒,柄部纏繞麻繩。

  中國古代青銅兵器著名研究專家、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的李健民曾評價,從時間角度來說,這一青銅短劍堪稱“中華第一劍”。

  朱開溝遺址的發現,也得到了考古界的巨大關注。

  1984年,在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的倡議下,學術界將以朱開溝遺址為代表的遺存命名為“朱開溝文化”。2006年5月25日,該遺址由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鄂爾多斯博物館原副館長楊澤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4200年前,以朱開溝文化為代表的人類集團在以鄂爾多斯地區為中心的廣大區域內創造了原始社會末期輝煌的歷史篇章,此時的社會發展階段,決不遜于中原地區同時期人類集團的發展進程,已步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朱開溝遺址的發現,不僅是鄂爾多斯古代文明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中國北方游牧文明的重要標志。”納林陶亥鎮副鎮長劉鎮瑋表示,下一步,該鎮將全力打造朱開溝遺址,并醞釀打造“夢回朱開溝”文學劇本,助推文化遺產成果具體化、產業化。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