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觀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02-20

  西安2月19日電(記者蔡馨逸、鄒競一)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正在陜西榆林舉行,200余項非遺、500余名非遺傳承人運用匠心巧思,共同展示非遺文化的時代價值。

  近年來,大量傳承人和企業用現代審美對非遺進行二次創作,用文化衍生品拉近了人們與非遺的距離。

  在首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的非遺大集上,膠南年畫代表性傳承人田勝被參觀者團團圍住。“近幾年,我們提取膠南年畫特色元素,做成生活日用品,很受市場歡迎。”田勝說著拿起一套茶具展示起來,彩色年畫描繪的播種與收獲場景,為青色的瓷器增添了靈動活力。

  膠南年畫是青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沿襲了民間年畫的特色,借鑒吸收了中國工筆畫、民間剪紙等藝術特點,逐漸演變形成了構圖飽滿、色調跳躍、造型質樸而夸張的藝術風格,融合年畫元素制成的文創產品精巧可愛。

  田勝認為,只有融入時代氣息、走進日常生活,非遺的魅力才能被感知,技藝才能代代傳承。

  在58歲的國家級非遺絞胎瓷代表性傳承人柴戰柱看來,非遺的生命力在于技藝創新。

  絞胎瓷發源于北宋瓷窯當陽峪窯,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泥,用獨特的絞胎技法編織制胎、焙燒而成。



  非遺傳承人陳艷芬(左)在展示剪紙。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柴戰柱從事制瓷業30多年,經歷了絞胎瓷的復燒與復興。“要將技藝發揚光大,就要在創新上下功夫。”柴戰柱說,“原先絞胎瓷只有羽毛紋、席編紋、菊花紋等紋飾,現在可以把山水、人物、花鳥等用絞胎制作工藝編織出來體現在瓷器上。我們還和河南理工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合作,升級泥料配方、釉料配方等,已獲得多項專利。”

  據柴戰柱介紹,目前,當陽峪村從事絞胎瓷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以及工藝技術研究的企業有6家,專業合作社1家,還有20多個家庭作坊,年銷售陶瓷約30萬件(套)。

  近年來,年輕傳承人正在成為短視頻、直播平臺上非遺文化傳承、傳播的主力軍。

  河南省級非遺項目孟津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暢楊楊就開通了抖音賬號,從一開始發布剪紙視頻只收獲一二十個贊,到一次直播吸引1000多個粉絲,再到如今擁有34萬粉絲,他不斷在社交平臺上展示剪紙技藝、講解剪紙文化。

  “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很濃,社交網絡正好為二者搭建了橋梁。”暢楊楊說。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