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尼西黑陶見證藏族民眾生活之變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10-24


  從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驅車30余公里,即能到達茶馬古道沿線的尼西鄉湯堆村。居住在這里的藏族民眾在悠久的民間制陶史中煥發傳統的新活力。

  “尼西黑陶是藏族黑陶的一種,制陶工藝傳承兩千余年,是藏族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藏族黑陶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魯茸恩主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尼西黑陶見證了當地藏族民眾的生活變遷。

  藏族黑陶燒制技藝歷史悠久,主要分布于中國云南、四川、青海等省份。云南迪慶的尼西鄉以盛產黑陶聞名,擁有“中國藏族黑陶之鄉”的美譽。在湯堆村,從事黑陶燒制的村民眾多,魯茸恩主的工作坊就在錯落排布的民居之中。

  魯茸恩主13歲起便跟隨父親學習制作黑陶,至今已40年有余。他的父親孫諾七林是國家級“藏族黑陶燒制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其作品火盆、酥油茶具(搖具)和茶罐三件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魯茸恩主的兒時記憶中,父親總是靠人背馬馱將制作好的黑陶帶到香格里拉市、德欽縣城等地售賣,并換取生活用品。“那時路遙馬慢,天不亮出門,到縣城也快天黑了。父親一步一步把尼西黑陶帶出了山溝溝,也帶到海外收藏者的面前。”

  “與其他藏族黑陶不同,尼西黑陶的原料使用當地山上特有的紅土與白土混合制作而成,且塑形、拋光等工序都是純手工制作。”魯茸恩主介紹,尼西黑陶品種齊全、用途廣泛,有最具藏族特色的“藏八寶”擺件,還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餐具、炊具、茶具、酒具及香爐、酥油燈等均一應俱全。

  魯茸恩主工作坊的架子上,擺放著各式形態各異的黑陶作品,其中鴿子壺和小茶罐是他最拿手的器具。“現在尼西黑陶的藝術收藏價值不斷攀升,傳承的匠人們也不斷創新,讓黑陶的器型發展至80余種。”他說。

  如今,云南迪慶交通發生“一躍千年”的巨變,隨著路網越來越發達,昔日人背馬馱的景象不再,從湯堆村到香格里拉市區僅需40余分鐘的車程。隨著大滇西旅游環線的完善和香格里拉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尼西鄉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尼西黑陶成為當地特色產業,也成了香格里拉最具代表性的文旅商品。

  非遺文化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主動來到湯堆,“常常有國外游客到湯堆來體驗觸碰泥土所帶來的感動。疫情前,每年有超過8000人次到我的工作室參觀。賣黑陶讓我們收入翻番,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與此同時,旅游發展帶動了當地傳統美食“出圈”,由尼西黑陶制作的土鍋烹煮的雞湯——尼西土鍋雞成了一道倍受中外游客歡迎、每去必吃的特色菜肴。

  世界日新月異,日子越變越好,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如魯茸恩主一樣的傳承人對非遺技藝的堅持。談到父親傳承黑陶技藝的夙愿,他感慨萬千,“父親一直教導我們,要重視這門傳統手藝。現在我接過這份傳承事業,一定要讓非遺‘寶藏’延續下去。”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