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五十周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08-01]
長沙7月30日電 (記者 鄧霞)7月30日,湖南博物院向社會發布“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五十周年系列活動”相關信息,并宣布湖南省博物館正式更名湖南博物院。
1972年7月30日,馬王堆漢墓一號墓考古發掘成果一經發布就震驚世界。五十年來,湖南博物院不斷推動馬王堆文物活化利用,讓文物說話,讓歷史延續。至今,馬王堆漢墓仍是人們了解2200年前社會風貌的窗口,被譽為漢初歷史文明的標桿。
湖南博物院黨委書記、院長段曉明介紹,為做好馬王堆漢墓及文物保護研究利用工作,2022年至2024年該院擬結合科研、保護、展示、教育、傳播、文創等多個業務板塊,圍繞服飾、音樂、醫學、藝術等多個專題,與學校、研究機構、媒體、企業等多方機構通力合作,在院內外、國內外、“線上+線下”舉辦馬王堆漢墓發掘五十周年紀念系列活動;并以此為契機,搭建以湖南博物院為平臺的“漢文化博物館聯盟”“漢風文化博物館教育聯盟”,打造漢文化研究、傳播的共同體。
據了解,此次紀念活動包括學術研究、陳列展覽、文物保護修復、教育項目拓展、文化創意開發等五個方面,如完成《馬王堆漢墓遣冊研究》及《馬王堆漢墓論文論著目錄(1972-2024)》的出版、擬召開“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成立“馬王堆醫學文化研究院”、啟動人類古遺骸保護研究課題的需求調研與數據分析工作、推出“好好學習之長沙馬王堆歷史線上課程”、發布“西漢有稀罕”大型紀錄片等。
當天,湖南博物院還通報了與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簽署的《湖南博物院與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湖南博物院將聘請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主任、哈佛大學洛克菲勒亞洲藝術史終身教授汪悅進擔任湖南博物院海外學術顧問(策展人)。此外,雙方還將在馬王堆學術研究與展示、國際學術交流與人員互訪、人才培養、書籍出版等方面展開長期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博物院將與中國數字圖書館攜手汪悅進教授,整合全球性的學術資源、運用最前沿的多媒體技術,以數字化多媒體劇場的方式,在2024年合力推出“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沉浸式多媒體大展”。段曉明與汪悅進分別為該展覽的國內、國際策展人。湖南博物院還與中國數圖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該展開展多方合作,共同推出線下沉浸式多媒體劇場、國際學術研究平臺、馬王堆線上展覽、馬王堆VR版體驗劇場等,并合作出版馬王堆漢墓發掘50周年圖錄,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的馬王堆“元宇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