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1500余件中國畫樣稿杭州展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2-03-11

  杭州3月10日電(童笑雨)“給你一天,穿越千年。這真不是玩笑話。”3月10日,浙江大學教授王小松接受采訪時認真地說。

  當天,“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先秦漢唐、宋、元畫特展在浙江杭州開幕。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項目由浙江大學、浙江省文物局編纂出版,至今共收錄海內外260余家文博機構的中國繪畫藏品12479件(套),是迄今為止同類出版物中藏品收錄最全、圖像記錄最真、印制質量最精、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集成。

  在2021年,“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階段性成果展”就在浙江大學亮相。與去年相比,此次展覽規模更大,展品更多,集中亮相了1500余件先秦漢唐、宋、元畫精品的出版打樣稿檔案。

  “任何一個藝術家、觀眾,都不可能在一天時間里看完中國的傳世名畫。而且很多名畫被收藏在國外,很多人想看也看不到。但是在這里,這個愿望可以達成。”介紹整個展覽時,王小松說。

  當代科技如何讓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繪畫“國寶”團聚?這源于16年來高精度的圖像收集。據介紹,項目團隊曾奔赴世界各地,請求一家又一家文博機構打開庫房大門,拍攝高清度的中國名畫。

  他們確定了當時圖像出版物最理想的技術標準:盡量采用8×10英寸大型技術座機對原作進行拍攝。為了讓古代繪畫圖像以最高清晰度呈現在世人面前,書中不僅要有整幅畫面,還要呈現局部原大圖與放大圖。

  正是當時這一看似“嚴苛”的要求,才有了如今“大系”展覽的震撼。走進展廳,第一眼看見的,便是在1:1還原的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雖說是樣稿,但和原畫的相似度非常高。

  除了《千里江山圖》,記者還在現場看到了唐朝的《步輦圖》《簪花仕女圖》,五代的《韓熙載夜宴圖》等稀世名畫。對于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而言,此次展覽不僅能“一飽眼福”,更重要的還在于其研究價值。

  他說,時隔千年,有些名畫上的細節雖然難以看清,但展出的樣稿能滿足最苛刻的研究、學習需求。

  “中國畫教學,臨本的甄別和選定是最關鍵的。如《秋山問道圖》,以前沒有很好的臨摹圖。”高世名說,但現在就能為國畫系學生在學習、分析和品鑒時提供一個豐富的資料庫。

  他指了指現場一幅宋代畫作上的樹說,哪怕把它放大至正常樹木的高度,也能清楚看到畫家作畫時筆墨的勁透。

  展覽除了再現珍藏在博物館中的國寶級名畫,還等比例復制了中國四大石窟——敦煌、云岡、龍門、大足,以及四川安岳石窟和浙江杭州西湖石窟中的若干個典型洞窟和唐代佛光寺的數字化成果,讓許多遠在千里之外的石窟,也借助科技手段在這里呈現。

  浙江大學教授李志榮表示,石窟復原,采用的是全球領先的3D石窟復原技術。站在復原的龍門石窟前,她指了指石碑上一塊墨跡表示,這是千百年來后人拓碑的痕跡。

  “我們通過激光掃描、攝影測量的方式,進行數字采集。再通過算法進行三維模型建構,讓實體的文物變成了電腦里的文物。”李志榮說,在此基礎上,通過3D打印技術,以及后期色彩、質感重塑,才有了現在的展廳里的石窟。

  “這可以看作是‘大系’項目的延伸。”她表示,繪畫與建筑雖然分屬不同類別,但本身是互聯共通的。“我們希望通過科技手段,讓文物、國寶以另一種形式‘回歸’。”

  據悉,本次展覽在浙江美術館舉行,將持續至4月20日。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