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蓓薇:高校要以教書育人立德、以科技創新立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9-29]
大連9月27日電 (記者 楊毅)“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碑旕R克思的名言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中心主任朱蓓薇的黨課上被提起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9月26日,大連工業大學在該校舉辦了一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朱蓓薇以自己40余年堅守初心、踐行使命的奮斗史,號召高校黨員干部和廣大教師應始終感恩黨和祖國,以教書育人立德,以科技創新立功,履行好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
朱蓓薇長期致力于農產品、水產品精深加工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在食品精深加工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她曾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次,科技進步二等獎兩次。她率領的團隊以市場為導向,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率達80%,創造直接效益超過70億元。
黨課上,在談到自己的“初心”時,朱蓓薇介紹道,自己的父親是知識分子,也是一位共產黨員,但是父親卻放棄了去大城市工作,扎根祖國大西北奮斗了五十年。
受父親影響,朱蓓薇從小就和搞科研的人一起數麥粒,做試驗。高中畢業后,朱蓓薇下鄉務農三年,白天干農活,晚上點燈讀書,老鄉們用炕頭為她焐干棉衣上的汗水,捧來熱騰騰的玉米面餅子,艱苦的農村生活反而培養了她與農民的深厚感情。“當我在77年考上了大連輕工學院(大連工業大學前身),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能真正為農民做點事?!敝燧磙闭f。
在大學讀書期間,朱蓓薇耳濡目染,逐漸堅定了自己心中的使命?!拔覈称穼W科前輩們為祖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要把這種愛國精神傳承下去。”畢業留校圓了朱蓓薇的職業夢想,“當一個好老師是多么光榮??!”為了講好課,她在家里放了一塊黑板,講課前會把整堂課預講一遍。當選院士之后,朱蓓薇依然育人不輟。有一次,朱蓓薇帶著學生到外地實習二十多天,每天咳嗽非常嚴重,但是她一天也沒有耽誤,回來一檢查已經發展成了肺結核。
教書之外,朱蓓薇始終心心念念著想為農民做點實事。一到周末,她就走地頭,下車間,把泥土味、魚腥氣的實際問題帶回實驗室。在戰勝了各類難以想象的艱辛考驗后,她用實際行動見證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最初的“粒粒橙懸浮果粒飲料生產技術”、“多肽營養豆奶”,到攻破海參自溶難題,極大促進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再到推動貝類加工產業向精深加工方向的轉變,以及建立關鍵技術解決其它大宗水產品加工共性問題,全面推動整個海洋食品加工業的發展。如今,朱蓓薇率領工程中心團隊面向我國四大海域,聚焦深海和淺海、遠海和近海、海水和淡水,建立產業化基地17個、服務企業300家,并繼續為實現“深耕藍色海洋,創新食品產業發展”的目標不懈奮斗著。
黨課最后,朱蓓薇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具體到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心懷人民,承擔起新時代的新使命,奮力做好本職工作,以愛國精神、創新精神、求實精神、協同精神、育人精神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努力實現中國夢。”
此次黨課是大連工業大學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結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出的“聆聽初心故事厚植愛國情懷”系列活動之一,以朱蓓薇院士的先進事跡和工程中心發展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為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