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藝壇新銳

非遺傳承人吳百鎖:不讓絳州木版年畫技藝“失傳”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9-22
18歲那年,山西絳州木版年畫傳承人吳百鎖第一次接觸絳州木版年畫,便被它古樸的線條和厚重的色彩所吸引。此后45年間,他一直專注于收集、整理、傳承、研究和制作絳州木版年畫。“這幾十年,我就只做了這一件事。”吳百鎖說。

  先用棕刷飽蘸墨汁,均勻刷往木版表面,再將一張宣紙輕輕覆在木版上,然后用趟子從中心部位向四周趟平,自宣紙一角輕輕提起,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躍然紙上,整個過程,吳百鎖嫻熟利落、一氣呵成。

18歲那年,山西絳州木版年畫傳承人吳百鎖第一次接觸絳州木版年畫,便被它古樸的線條和厚重的色彩所吸引。 楊佩佩 攝
18歲那年,山西絳州木版年畫傳承人吳百鎖第一次接觸絳州木版年畫,便被它古樸的線條和厚重的色彩所吸引。 楊佩佩 攝
  自幼生長在山西運城新絳縣的吳百鎖在傳統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對絳州鼓樂、剪紙、面塑等產生了濃厚興趣。“高中畢業后,我在一戶農家看到一塊黑不溜秋的木板。農家主人告訴我,將它涂上墨色,印在紙上,就是活靈活現的木版年畫。”

  “但很多農民將木版當作井蓋、案板,還有的搭在雞窩上,看著特別痛心。”吳百鎖說,木版厚重的文化氣息和精致的線條,讓他自此走上一條搶救珍貴民間文化遺產的道路。

  為了保護木版,吳百鎖自費到農村或古玩市場收集木版,他個人收藏的木版年畫數量在中國民間收藏者中位居前列。

  如今,吳百鎖共收藏明代以來各個時期的木版1600余塊(套色木版200余套),老畫、老畫稿2000余幅。藏品中最小的比拇指還小,最大的《福祿壽三星》長寬近2米,為現今中國最大的單幅木版年畫。還有《關公讀春秋》《天官賜福》《瓜蝶綿綿》等數十塊絳州木版年畫孤版珍品。

  由于木版壽命有限,又是制作木版年畫的關鍵。因此,吳百鎖在收藏的同時也跟隨老藝人學會了木版雕刻、印制、上色等傳統技藝。

  為了保證品質,絳州木版年畫從選料、雕刻、上色都非常講究,原料刨平、木版雕刻、細節打磨、年畫印制、描邊上色……一幅年畫的制作需要七八道精細工序,最簡單的彩色年畫在印制時也需要進行至少三次上色,全過程需要耗費吳百鎖超過半個月的時間。

  隨著時代的變遷,目前已鮮有利用傳統手藝純手工雕刻、印制年畫的匠人,很多人都選擇機器刻版。吳百鎖說,在他心目中,木版年畫從內容到形式,都應該屬于那個遙遠的年代。“我們不能讓真正的傳統手藝絕了后。”

  2008年4月,古絳州(今山西新絳)被確定為中國十八個木版年畫主產地之一,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項目,并已捆綁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吳百鎖也被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榮譽稱號。

  談及傳承,吳百鎖表示,不能僅守住家門口這塊地盤,要走出去擴大宣傳,使群眾了解、接受、喜愛這一文化遺產,這樣才能傳承下去。正是本著這一理念,吳百鎖從不錯過任何一個研討會、非遺進校園等可以宣傳絳州木版年畫的機會。

  “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在關注木版年畫的基礎上,能跟我學習這門技藝,讓絳州木版年畫綻放新的光輝。”吳百鎖說,“只要有人肯下功夫學,我愿意免費教授所有技藝。”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