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傳訊

倫勃朗何以成為藝術史的主角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9-04-18



展出的倫勃朗自畫像

  4月12日至5月18日,展覽“自我的虛像”在倫敦高古軒畫廊舉行,展覽以倫勃朗晚年著名的一幅自畫像為核心,并呈現包括安迪·沃霍爾、杰夫·昆斯、辛迪·舍曼等藝術家的自畫像或攝影作品。在《衛報》藝術評論員艾德里安·西勒(Adrian Searle)看來,和倫勃朗相比,展覽中其他藝術家無不相形見絀。在他的眼里,倫勃朗的畫作擁有一種超越語境、無與倫比的現實感。

  倫勃朗晚年的自畫像經過玻璃畫框的裝裱,靜置于倫敦高古軒畫廊一面灰色展墻的中心。通常,這幅畫懸掛于漢普特斯西斯公園北面的肯伍德別墅里,和蓋恩斯伯勒絕妙的肖像畫《豪伊夫人》(Lady Howe)、一幅維米爾作品以及各種18、19世紀的油畫共享一室。但這無關緊要。這一次,它又被懸掛在一面灰墻上,周圍沒有任何的家具“擋道”,高古軒畫廊從英國文化遺產保護機構(English Heritage)借來了這幅作品。這幅作于1665年的自畫像和許多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一起,占據了整個畫廊,這些作品大多來自畫廊收藏。

  我第一次見到這幅畫還是40多年前的事。投射在臉龐和帽子上的亮光,他身后的兩個殘缺的圓形,以及畢加索口中的“他那大象般的眼睛”。倫勃朗就是整個展間里的“大象”。即使在你視線范圍之外,即使你在拐角處,或是畫廊里的另外某個地方,你也知道他在那里,當你在看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或是多拉·馬爾(Dora Maar)的肖像畫時,倫勃朗在你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你想要看畢加索?這里有他的最后一幅自畫像:一個“頭骨”從他1972年的素描中浮現出來,向你微笑。畫中用炭筆潦草畫下的嘴巴幾乎可以和倫勃朗畫里衣領部分的劃痕“媲美”——這是整幅畫里與眾不同的一處,倫勃朗可能在這里拿起調色刀或是用畫筆的后端在未干的顏料里莽撞地劃來劃去。

  倫勃朗自畫像與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en Freud)、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羅伯特·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的作品以及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一件小幅自畫像共處一室。另一幅晚年沃霍爾的自畫像尺幅更大,畫中的藝術家戴著嚇人的假發,從鄰近的空間“怒視”著倫勃朗。培根和弗洛伊德看起來則一臉勉強。無論是戴著假發的沃霍爾還是身穿罩衫和毛皮大衣、頭戴帽子的倫勃朗,這兩位都像是為某一場合進行了精心打扮。藝術家的自畫像或是自拍永遠是一種表演,即使他們假裝那不是。也許在他們試圖盡可能地表現出自然和坦誠時最為如此。因此,整場展覽猶如一出戲劇。而倫勃朗身上那俗不可耐的華麗和破舊讓所有人都相形見絀。來看展的人絡繹不絕。或許你還想找找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在哪?來看看吧——照片上的藝術家年輕而快樂,旁邊則是一個斷頭。

  有一部分作品無疑是對倫勃朗的致敬。杰夫·昆斯的《凝視球(倫勃朗自畫像)》被特意放置在看不到原作的地方。格倫·布朗(Glenn Brown)和辛迪·舍曼則模仿了一些古典大師的神態和穿著。布朗的肖像效仿了格列柯,而戴著面具的舍曼則同樣穿梭了時間的長河。美國畫家納撒尼爾·瑪麗·奎因(Nathaniel Mary Quinn)作于2019年的自畫像《倫勃朗之后》(After Rembrandt)則挪用了倫勃朗的皮毛外套和襯衫。不過,這一切說到底都不如倫勃朗。畢竟,在當代尋找能夠與倫勃朗抗衡的畫家是行不通的,因為不存在這樣的人。不知何故,他的自畫像有一種現實感,仿佛就在此時此地。這真是一道奇妙的謎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