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個展

天象——郅敏雕塑藝術展9月29日開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10-07
  天象——郅敏雕塑藝術展

  開幕時間:2018年9月29日 10:00

  展覽時間:2018年9月29日—10月28日

  展覽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金北一路電建地產洺悅御府營銷中心

  關于展覽

  《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眰髡f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后來周文王又依據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別寫了卦辭?!昂訄D”與“洛書”象征著華夏文明的精華,也是一個文化母體,但是總的指向在于人是怎么理解自然的,這是郅敏創作“河圖洛書”的源頭。就像九宮格一樣,萬事講究平衡,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平衡。

  自然自有規律,面對上天的啟示,人類可以膜拜、學習、領悟和超越自我。藝術是人們參與尋求真理、向往光明的痕跡,是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是人類在天穹之下追尋日月之光的見證。2011年至今,郅敏專注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本次展覽展出的《天象四神-玄武》是《河圖洛書》系列的延續,都是向中國古代天文理念的致敬,來展現偉大的華夏文明的自然觀、科學觀,同時也是面向當代創造力的嘗試?!疤煜笏纳瘛笔巧瞎湃A夏文明剛剛離開采集時代,走向農業文明時期,對自然和自我認知的一顆碩果。在系列雕塑《天象四神》中,郅敏要做的就是表現“象征物的象征物”,例如,白虎的“利爪”、蒼龍的“身體”、玄武的“殼”、朱雀的“羽毛”等,這些想象力的靈感都來自于大自然:聽濤、聽雪、聽云,聽到水黽劃過水面的聲音,這都是一種想象力的反映。正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敢教授所言,“《天象四神》滿足的是人在超越生活基本需求之上的對于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從中能夠感受到藝術家對自由感性、典雅優美的追求,還可以體會到一種探索未知、經典大氣的力量。

  《河圖洛書》作品體量巨大,呈現出一種視覺的外張力。郅敏以類似動物的鱗片或者是果實的顆粒為基本單體元素,以序列化的拼接嵌入為基本組合形式,以中國上古文化中關于河圖洛書以及八卦、九宮格的意象為出發點,完成了這組介乎抽象和具象之間的作品:渾圓幽藍的天穹八卦暗顯,繁星閃爍;四方姜黃的大地渦旋翻卷,意境蒼茫;鉛白的形似蛟龍的形態穿插天地之間,恰如天地之間萬物萬象,當然也包括渺小的你我。它可以是銀河星空,也可以是一池蕩漾的碧水,它可以是碩大的果實,甚至可以是顯微鏡下放大萬倍的細胞結構。它,就是你心中所想所念的生命萬物。雖不知名為何物,但又仿佛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奇特組合,繽紛交錯、若離若合、似夢似幻,讓觀者可以神魂飄蕩、思接千里。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充滿了對“雙生”的探求。無論是道家的陰陽相生相克,還是佛家的生生不息,都是對物質轉換、挪移,以及兩種力量或者狀態關系的探討,諸如大小、美丑、輕重、聚散、愛恨、古今。“它們來自中國傳統中的那些相關圖像,是對中國傳統圖像系統的某種借鑒”。在中國早期的藝術遺存中有大量關于“雙生”的描寫,而在文化深層上這些“雙生”的圖像,在中國社會歷史的早期無一例外地皆關涉于原始宗教文化的根源,之后則為中國人宇宙觀、認識論的不斷演化的獨特闡釋。創作完“龍馬”系列作品后,郅敏停頓了三年。這也是他從具象到抽象轉變的過程。早期“人魚”“龍馬”還存在具體的形象,而現今的“河圖洛書”已經脫離具體形象,利用陶瓷組件的排列,呈現藝術家對自然、對文化的思考。

  藝術,是人類參與討論世界的一場行動。雕塑,是人類參與探討世界的一團物質或能量。“天象”不僅是此次展覽的主題,更暗含了人類生活的美好萬象。此次電建地產武漢洺悅御府以其“國匠至此,洺悅造極”的理念攜手國家級雕塑大師郅敏的代表作品首次于武漢公開亮相,這是對武漢城市生活的一種美好愿景,希冀以藝術參與的方式讓人類生活能融入到世界和自然。

  藝術家介紹

郅敏在北京黑橋工作室工作,2016年,攝影:盛開郅敏在北京黑橋工作室工作,2016年,攝影:盛開
  郅敏,1975年出生。

  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藝委會副秘書長、委員。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創作中心秘書長。

  聯合國教科文陶藝學會(IAC)成員。

  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機構(IOV)成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社科基金“20世紀中國現代雕塑的民族化問題研究”課題負責人。

  2011-2012年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赴法國研究雕塑。

  200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微博)雕塑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6—2007年赴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學習。

  1997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獲文學學士學位。

  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法國斯特拉斯堡中歐文化中心、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等學術機構分別舉辦過四次個展,參加國內外聯展數十次,出版著作三部,發表論文三十余篇。作品被上海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寧波美術館、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聯合國教科文IOV總部等機構、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及個人收藏。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