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首次大規模赴沙特展出 近半展品首出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8-22]
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國家文物局、沙特旅游及民族遺產總機構主辦的“華夏瑰寶”展覽將于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國家博物館舉辦。該展是中國文物首次大規模赴沙特展出,近半數展品為首次出境。
主辦方21日在北京舉行了展覽的行前發布會。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明介紹,此次展覽共展出264件展品,其中文物展品173件,一級品數量38件,比例達17%,包括秦兵馬俑、金縷玉衣、唐代侍女俑、彩繪胡人俑、明代青花云龍紋天球瓶等,參展展品來源于故宮博物院、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十三家文博機構。
展覽以歷史發展為順序,以“文明伊始與禮制建立”“一統盛世、鞏固與發展”“包容多元的對外交往”“商業萌芽與海洋貿易”“宮廷氣度與宮廷藝術”五個部分,分別覆蓋先秦、秦漢、唐、宋元明、清,以中國通史的敘述方式,展示中華文明的發軔、成長與傳承,以及中華文明的多樣性及包容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還首次展示了中沙聯合考古的最新成果。今年3月,中沙聯合考古隊首次在沙特塞林港遺址進行聯合考古發掘,發現了分屬不同時期的中國瓷器殘片、青銅砝碼和石墓碑。主辦方特意將這些新發現的中國瓷器殘片、青銅砝碼一并展出。根據學者觀察,此次在沙特發現的青銅砝碼與在廣東陽江海域發現的宋代著名沉船“南海一號”中出水的青銅砝碼形制極為相似。為讓觀眾更加直觀的對比了解中阿地區的古代貿易交流,兩組來自“南海一號”出水的文物也首次出境展出。
中國國家文物局外事聯絡司司長解冰表示,相信展覽將有助于沙特民眾了解古代中國的華夏瑰寶,感知絲綢之路上從古至今的文化交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