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火爆!這部傳世畫作首次全卷展出,平均排隊2小時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8-04-03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客戶端北京4月2日電(記者 宋宇晟)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特殊獻禮,“悲鴻生命”之古代名作《八十七神仙卷》真跡4月1日首次全卷展出。作品展出首日就引來“圍觀”。
  記者了解到,4月1日當日14:00開始,《八十七神仙卷》真跡在央美美術館展出,真跡展出時間將持續至4月3日。由于展出時間較短,央美美術館也延長了開館時間——4月1日展出時間為14:00——19:00,4月2日、3日展出時間為9:30——19:00。
  1日晚6時許,記者來到央美美術館,但美術館已經豎起提示標牌,停止入場。標牌顯示,當日“參觀‘八十七神仙卷’人數驟增,平均每人需排隊等待兩個小時”,為了保證觀展質量,美術館當日下午五點已停止入場。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已停止入場,但館內仍有大批參觀者排隊等待一睹《八十七神仙卷》真跡,美術館甚至專門為該畫標明了排隊的地方。
  記者當日下午也在微博上注意到,一些網友曬出參觀《八十七神仙卷》排隊的照片。有網友發微博稱為看畫排到了晚上八點,但覺得這一天“沒有白過”;也有網友因排隊太長而放棄,只能“下次再看”。
  這幅《八十七神仙卷》為何引發“圍觀”?它背后又有什么樣的故事?
  查閱資料,記者了解到,該畫屬于絹本白描人物畫卷,長292厘米,畫面主體有87位道教人物白描畫像,其中有3位帶有頭光的主神、10名武將、7位男仙、67名金童玉女由畫面右端向左端行進。
  《八十七神仙卷》畫面沒有任何文字。卷尾附有1948年重新裝裱時的七段題跋,由前至后為,徐悲鴻跋之一、徐悲鴻跋之二、張大千跋、徐悲鴻跋之三、謝稚柳跋、朱光潛跋、艾克(GustarFcke)跋及馮至譯義、徐悲鴻跋之四,加上題跋裝裱全畫總長超過十米。
  畫作真跡此前從未完整展出過,最近的一次展畫(半幅畫展開)也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
  央美方面介紹,為了迎接這幅古畫,中央美院美術館從展廳空氣、濕度、溫度、安保、展柜設置等諸多方面做了精心周密的布置。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作品的流傳頗具傳奇色彩。
  事實上,如果從1937年徐悲鴻在香港購得此畫算起,《八十七神仙卷》現身剛過八十年。最初發現此畫的徐悲鴻對其評價極高,認為“世界所存中國畫人物無出其右”,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能力作此畫者,“當不過五六人”。
  有報道稱,徐悲鴻當時以手頭僅有的一萬元和自己的七幅作品從一位德國籍賣家處購得。相關文獻顯示,徐悲鴻依畫中人物數量和身份,將其定名為《八十七神仙卷》,并借張大千之口推定其作者為唐代畫圣吳道子。
  徐悲鴻還邀請張大千、齊白石等在畫作上題字,并精心刻制一枚“悲鴻生命”的印章,鈐于畫側。不料,1942年5月徐悲鴻在云南躲避飛機轟炸,此畫遭賊竊。
  兩年后,1944年,徐悲鴻的學生盧蔭寰女士在成都意外地發現了這幅《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鴻再次以重金購回。1948年他為此畫重新裝裱,補寫被竊賊挖去的跋文,重鈐“悲鴻生命”印,又請張大千、謝稚柳、朱光潛等人題寫跋文。
  此后,《八十七神仙卷》一直由徐悲鴻保存。1953年他去世后,夫人廖靜文將此畫連同徐悲鴻留下的千余件作品、千余件收藏的歷代優秀字畫及萬余件圖書資料全部獻給國家。該畫現由徐悲鴻紀念館所藏。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徐悲鴻等名家對此畫評價如此之高,但在官方編撰的中國歷代美術作品圖集中卻難見這幅畫的蹤影。有研究者指,這與該作“身份不明”有關。
  學術界對這幅畫創作年代至今沒有形成定論,但多認定該畫為唐宋時期作品,距今已經千年之久。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