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為啥欣賞書法往往變成各說各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7-10
很多書法的文章都是人云亦云,都是在文字、文詞的堆砌中解析書法。這種解析方式,對書法的理解一點都不深入。歷史上書法的評論很多,但最常被提到的,就是黃山谷題蘇東坡《寒食帖》的跋: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

  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

  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它日東坡或見此書

  應笑我于無佛處稱尊也

  這段文字雖然很短,但卻是書法史上非常著名、精彩、重要的評論。因為很精彩,所以經常被引用。尤其是“此書兼顏魯公(顏真卿)、楊少師(楊凝式)、李西臺(李建中)筆意”更是成為后來書法評論的重要“公式”,因為這不但充分顯示了評論者的學問,還可以展現被評論者的書學功底,非常有說服力。可是,這樣的跋對書法的理解有什么幫助嗎?恐怕沒有……這樣的評論只能說明蘇東坡的書法源流,卻未能說明蘇東坡的書法究竟高明在什么地方……一個人的書法“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就一定好嗎?書法風格的創造豈是如此簡單的加法?蘇東坡的書法中,有什么特色是他迷人的地方?這才是欣賞的重點、評論的要害。但歷來的書法評論,卻很少做這樣的功夫,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書法評論沒有建立一套放諸四海的標準,于是評論的人只能談感覺,而欣賞的人只能靠悟性,到最后,欣賞書法就變成各說各話了。

  ——書法家侯吉諒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