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華人于浙江縉云共祭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0-10]
麗水10月9日電(記者 奚金燕)10月9日上午,正值農歷九月初九重陽佳節,丙申(2016)年中國·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在浙江縉云仙都黃帝祠宇隆重舉行,數千名海外僑胞、社會各界代表齊聚仙都,共襄盛祭,緬懷先祖。
縉云仙都祭祀軒轅黃帝歷史悠久,早在夏商周時期當地百姓就將鼎湖峰作為始祖軒轅黃帝來頂禮祭拜,東漢時期就有祭拜軒轅黃帝的記載,東晉咸和年間專門建有祭祀黃帝的縉云堂。
唐天寶七年,唐玄宗李隆基賜改縉云山為仙都山、縉云堂為黃帝祠宇,與陜西黃帝陵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北陵南祠”格局。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黃帝祠宇祭祀軒轅黃帝典禮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格式和禮儀,每年清明節為民祭,重陽節為公祭,典禮采用“禘禮”的規格,結合縉云當地的傳統民俗,以傳統與現代、禮與樂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今年正趕上大祭,整個祭典活動節儉而不失莊重。上午9時50分,寓意黃帝之“九五之尊、至高至上”,全體參祭人員肅立,擊鼓34響、撞鐘15響,代表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和全世界15億炎黃子孫,雄渾的鼓聲,深沉的鐘聲,在莊嚴肅穆中表達了對軒轅黃帝的無限崇敬。
在鐘鼓聲聲中,參祭人員依次向軒轅黃帝敬上高香、敬獻花籃,恭獻三牲、五谷、山珍果品、鮮花、美酒等祭品。主祭人麗水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毛子榮向軒轅黃帝敬酒,恭讀祭文,隨后全體參祭人員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最后場面恢弘的獻舞將祭典活動推向了高潮。
參加完祭典后,來自意大利的華僑彭真榮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彭真榮在海外打拼二十多年,此次特地趕來參加此次祭典,“人漂得再遠,根不能忘。祭祖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這次祭典原汁原味,喚起了每個華人心底的濃濃鄉愁。”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紐帶。在中國兩千多個縣中,與軒轅黃帝有關的縣名有兩個,第一個是陜西的黃陵縣,第二個就是浙江的縉云縣。縉云具有獨特的生態、區位、交通、產業、文化優勢,與周邊地區相比,縉云最顯著、最鮮明的標志就是黃帝文化,最大亮點、最大賣點也是黃帝文化。
作為中國南方黃帝祭祀中心、黃帝文化輻射中心和黃帝文化研究中心,縉云的黃帝文化真實地體現在濃厚的鄉愁文化之中,仙都黃帝祭典活動越來越受到海內外華夏兒女的關注。
當前,縉云正以“黃帝縉云,人間仙都”為品牌,全力打造“中國鄉愁旅游先行區”,全力創建仙都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大力培育生態休閑養生養老產業,為縉云全域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連續多年,縉云縣旅游接待總人數、旅游總收入年增長率均保持在30%以上。
據悉,本次祭祀大典為2016年中國·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主題活動之一,同期還舉辦黃帝養生文化論壇暨中醫藥系列活動、縉云燒餅節、民間婺劇專場展演、招商推介會、網貨展銷(網商洽談)會、“河陽論壇”、“尋夢鄉愁”系列鄉村旅游季等活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