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藏家論道

陶瓷收藏家蘇銀溪的故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6-02



“我現在藏有德化近代名家作品有數百件,另外還有上百件上世紀德化廠集體創作的各類作品,這些作品的時間橫跨半個世紀。可以說是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后,德化瓷雕藝人的創作歷程。所以,在我展廳里,精品薈萃,也是德化當代瓷藝作品的集中展示。”在德化進城大道“德化古玩城”內的主建筑大樓五層,“寶兜藝瓷”的蘇銀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近些來,國內外藝術品市場的不斷升溫,一定程度也促進瓷雕藝術品市場的繁榮。蘇銀溪的這批作品也就顯得彌足珍貴。據介紹,蘇銀溪的這些名家作品大都來自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那時市場意識相對淡薄,收藏這些作品純屬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一種偶然,是他年輕時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經營瓷器店留下來的。對此他笑著說:“不是我有什么獨到的眼光。”

  中國人最早是用陶器的,大概是新石器時期,發明了瓷器,已經是漢代的事了。陶瓷一詞前后一字之差,在時空上卻跨越了數千年。早先的瓷器,色澤是青灰色的,漢時的人在端詳著灰不溜秋的瓷器時,大概在想,如果瓷器能燒成白色該有多好看。白是一種非常高雅的顏色,白云、雪花還有女人脂白如玉的肌膚,都是極美的東西。古人不知道瓷器能不能燒成高貴的潔白色,孜孜不倦地追求了一千年,終于在北朝末期或唐初才燒出相對意義的白瓷。到了明代,白瓷燒制到達一個頂峰,之后又有各種色澤瓷器被燒制出來,但“白如雪,潤如玉”似乎永遠是瓷器色澤的最美境界。

  何朝宗的存世神品至今幾乎都在國家博物館,民間難得一見。建國后德化瓷人憑借日趨先進的燒制工藝,在繼承古人的藝術風格下,大膽創新,創作了相當多的瓷藝精品。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德化陶瓷一廠一些老工藝師所創作的藝術精品,目前在收藏市場亦價格不菲,為有識之士的關注收藏對象。

  德化“寶兜藝瓷”的掌門人蘇銀溪,就是這樣的一個收藏家。在幾十年大江南北經營德化陶瓷藝品的過程中,他早已深深熱愛上了這些“沉默的朋友”,作為商人,他本是要把這些優秀瓷塑作品賣掉贏利的,“但有的東西太美了,賣了就沒了,有的甚至是孤品,所以不舍得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如今他的“寶兜藝瓷”已收藏了幾百件德化白瓷近現代名家作品,這些作品見證了半個世紀以來德化瓷藝名家的創作歷程,“寶兜藝瓷”便真成了德化白瓷的“寶兜”了。

  《魚籃觀音》是當代德化著名藝人陳德卿的作品,作品精雕細刻,線條流暢,衣紋自然、飄逸,面相飽滿溫柔又莊嚴肅穆,是當代德化瓷器仿何朝宗觀音的上乘之作。

  《毫光如來》與《毫光觀音》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許興澤的作品,二佛通體用上好的德化瓷泥燒制而成。這種白似乎很難用語言來描述,白到極致么?似乎也不是,因為分明有點透明,卻只是有一點透明,那么若隱若現,就如佛的拈花一笑,卻又非笑,讓人不由自主神定氣閑。

  陳德卿另一作品《浴女》,把一個東方女子的絕美身材在一條浴巾上中展露無遺,細脖與腰身,讓人窒息的臀部曲線,以及乳白如凝脂的皮膚,或許只有德化白瓷才能如此藝術逼真地表現出東方女子的含蓄與開放,每個部位看上去都是那么勻稱與自然,讓人回味無窮。

  《思》在刻畫一個閨中少婦的淡淡憂愁。齊整的劉海、標致的五官、瓜子型的臉龐以及對襟的短衫,年輕卻挽著傳統的中式發髻,看來是已為人妻了。在想些什么呢?是思念遠行的夫婿?還是在追憶少女時代快樂的時光?不說也罷,就這么永遠含蓄著,這便是典型的東方風情了。這件作品獲得福建省“文明交通杯”藝術陶瓷大賽的金獎亦不為奇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