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藏家論道

10年花費上百萬元 成都餐館老板自辦古陶瓷收藏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4-24



他收藏的邛窯怎么樣?專家:有不少精品

  昨日,前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李鐵錘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邛窯的收藏價值很高。李鐵錘介紹,邛窯始創于東晉,成熟于南朝,盛于唐,是跨越八個多世紀的中國古代陶瓷名窯。北方的陶器幾乎都是放在墳墓里的冥器,是陪葬品。而邛窯都是實用器,以文房、陳設為主,因此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目前全國的 收藏大軍約有8000萬人,但接觸、了解、收藏過邛窯的人不足1萬人。目前邛窯窯址已經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遺址。

  談及胡維忠,李鐵錘本身與他就是好友,“胡維忠的收藏雖不能說都是精品,但有不少精品,尤其是那些保存完整的器物,可稱得上珍品。胡維忠在對邛窯為首 的地方窯口的鑒別上,眼力很好。”李鐵錘認為,“他(胡維忠)的收藏可以說是以己之力保護了許多歷史遺珍,對文化建設、文化強國是大有好處的。

  本組稿件由成都商報記者 顏雪 實習生 劉茜 采寫 攝影記者 陶軻

  為了古玩他戒掉麻將 去年10月,他和朋友創辦了古陶瓷收藏館

  現實生活中的胡維忠還有另一重身份,他是成都著名蒼蠅館子慶云餐的老板。因為愛吃,胡維忠開館子慶云餐,最初跑堂小工墩子掌勺樣樣要來,小炒肉是慶云 餐原創,雞雜涼粉廣受好評。26年來,被喊胖哥的胡維忠也眼見著周圍干媒體的小伙子熬成白頭發,不變的還是小炒肉和雞雜涼粉。

  初中文化,出身餐飲世家,胡維忠一開始就是跟人間煙火柴米油鹽打交道的。過去的胡維忠是忠實的麻將愛好者,麻將是胡維忠唯一坐下的原因,一宿麻將后一 頓夜宵,是當時胡維忠的生活。現在的胡維忠看著麻將就頭痛。這些年來,除了吃舍得花錢,胡維忠眼中豪宅名車都是身外物,“我不抽煙不喝酒,唯一愛好就是這 點邛窯。”上萬片瓷片,上千件邛窯,胡維忠花費上百萬,這些年餐館賺來的錢全部砸到收藏里去了。

  “他看瓷片比看我還要多。”胡維忠老婆覺得。事實上,妻子是最支持他的人之一,“平時她一個上千塊錢的包包都舍不得買,但是我要花幾千上萬買邛窯,她 從來不得說啥子。”10年來,胡維忠收藏邛窯只藏不賣。去年10月,他用收藏了十年的古陶瓷和好朋友張竹創辦了覲見古陶瓷藝術空間,將多年來覓得的珍品悉 數藏于其中。胡維忠說,如今的古陶瓷藝術空間每個月還是有6000元以上的開支,包括房租、人工等。開館后,每天都有訪客前來,陸陸續續已有千人,但這個 古玩私藏館尚未對外開放。“一般都是朋友介紹過來的,還有就是全國各地的古陶瓷收藏愛好者,”胡維忠說。如今的胡維忠在古陶瓷藝術空間內一待就是一天, “以前的我,只在牌桌子上待得住。”

  餐館賺的錢都砸到了收藏上“這么多年投入的錢如果搞一個分店掙得更多”

  事實上,多年的餐飲經驗讓胡維忠嘴很刁:鴨子只吃二仙橋,羊肉只吃秦川號。這份“刁”也延續到胡維忠的古玩上,凡是只要最好的。唐代邛窯高溫三彩綠釉 水盂是胡維忠最引以為傲的藏品之一,當時喊價5萬,胡維忠家里只有1萬的現金,“東拼西湊,傾家蕩產才把它買回來,后面幾個月都沒緩過來。”

  這些年餐館上賺的錢,胡維忠都砸到了收藏上。“這么多年投入的錢和精力,如果搞一個分店,我們掙的錢更多。”胡維忠的老婆半是抱怨半是玩笑,胡維忠自己覺得物質上夠了,精神上應該跟上來。上萬件瓷片幾乎都放在家里,堆得滿滿當當,胡維忠不讓老婆收拾,怕弄亂找不到。這才使得去年10月份和朋友開古陶瓷 藝術空間,把東西放在那邊。

  之所以那么癡迷,胡維忠解釋:“美,就是覺得好看。其實陶瓷無非是泥巴搓起來,再用火燒,我喜歡的是背后的文化。每一片瓷片都在講述一千多年前的故 事,它們會說話。” 胡維忠生活中也很“刁”,豪車香煙,名宅好酒比不上一份28塊錢的張記鱔魚面,但在買邛窯上,胡維忠還價一般不講價,“比別個出錢更多,才買得到東西。” 胡維忠甚至覺得,收藏影響了他做餐飲的理念,“收藏就要收最好的,(餐館采購食材)用東西也要用最好的。”收藏古玩和瓷片的錢,每分每毛都是從毛血旺、小 炒肉里摳出來的,胡維忠買起古玩來也有原則,“不怕買貴就怕東西不對!”他覺得是此前收藏碎片練就的金睛火眼,讓他少走了彎路,“比如說十個鑒定標準中只 要有一個不符合,我就不會買。”胡維忠希望收藏人士,要進對圈子,接觸正確的人,用平常心去收藏。

  喜歡古玩,愛好舊物件,但胡維忠用的永遠是最新款手機,蘋果手機剛剛出來,他托朋友花了7000多在香港帶回一部,“新與舊都有,我要通過新科技來搜索學新的鑒賞知識嘛,要新手機來拍出好照片嘛。”

  他收藏的邛窯怎么樣?專家:有不少精品

  昨日,前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李鐵錘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邛窯的收藏價值很高。李鐵錘介紹,邛窯始創于東晉,成熟于南朝,盛于唐,是跨越八個多世紀的 中國古代陶瓷名窯。北方的陶器幾乎都是放在墳墓里的冥器,是陪葬品。而邛窯都是實用器,以文房、陳設為主,因此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目前全國的 收藏大軍約有8000萬人,但接觸、了解、收藏過邛窯的人不足1萬人。目前邛窯窯址已經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遺址。

  談及胡維忠,李鐵錘本身與他就是好友,“胡維忠的收藏雖不能說都是精品,但有不少精品,尤其是那些保存完整的器物,可稱得上珍品。胡維忠在對邛窯為首 的地方窯口的鑒別上,眼力很好。”李鐵錘認為,“他(胡維忠)的收藏可以說是以己之力保護了許多歷史遺珍,對文化建設、文化強國是大有好處的。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