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院校動態

高校教授:中國文化走出去要先看別人怎么走進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3-23
北京3月20日電(宋宇晟) 今日下午,“‘閃亮大學聲’2015全國大學生校園歌手大賽”在北京某高校正式啟動。學校教授丁俊杰在啟動儀式后接受了中新網的采訪。其中,談及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問題時,他表示,中國文化要想“走出去”,“得首先看看別人是怎么走進來的”。

  中國文化“走出去”應該是全民的共識
  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丁俊杰也談到過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問題,他曾表示,“‘走出去’現在還停留在口頭,缺乏實際行動”。
  此次接受中新網采訪中,丁俊杰表示,中國文化“走出去”不僅是政府的一種號召、倡導,更“應該是一種全民的意識”。他說:“這個命題必須是全民的意識,是一個我們上下皆有的共識,才能‘走出去’。所以我說,行動來源于意識、行動來源于共識,我們在這個共識和意識方面目前還有欠缺。”
  在他看來,這種差異體現在“文化的表達”上,“實際上我們跟國外相比有什么差異呢?我覺得我們的差異,尤其是青年人的差異,就是文化的表達。以傳媒大學為例,我們的校園里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也有中國的學生。在課堂討論等很多類似場合中,國外學生跟我們國內學生的差異就是那種張揚表現的個性,自我表達的強烈欲望。”
  文化“走出去”要用國外的人所期待的形式
  丁俊杰認為,中國文化“走出去”還需要考慮“如何用國外的人所期待的形式和語言方式接納我們”。“我們不能用我們所習慣的語言和觀念去跟人家溝通,應該按照人家的邏輯來表達我們的意思。這樣才能走出去。”
  同時,他也表示,現狀與理想還有差距。“我所觀察到的是:我們現在更多是用一種我們在國內同胞之間的傳播、表達方式去跟國外人表達、傳播。那可能就有差異了。”
  文化“走出去”要“左右逢源”
  丁俊杰還強調,“中華文化走出去缺乏行為上的東西,主要是在方法和觀念的貫通上,沒有做得很一致”。“我們理念上可能想的很好,但是方法上不得體,二者沒有很好地貫通。”
  他認為,中國文化要想走出去必須“左右逢源”。“什么叫左右逢源呢?就是左邊要有正確的觀念、理念、理論指導,右邊要有合適的措施、方法、包括資金、全民的行為。”
  他說:“比方說我們中國人出去旅游、留學,你都要有一種我背后是中國人這樣概念去跟國外人溝通。只有這樣‘左右逢源’,我覺得才不會‘前后為難’。我覺得由于我們現在左右是割裂的,結果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有點‘前后為難’的感覺。”
  中國文化要想“走出去”得先看看別人是怎么走進來的
  說到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時,丁俊杰稱,“得首先看看別人是怎么走進來的”。“我覺得我們應該照貓畫虎,我們要走出去的時候要看看美國人是怎么走進中國的、日本人是怎么走進中國的、韓國人是怎么走進中國的、歐洲人是怎么走進中國的。當你看到這個層面的時候,我覺得你可能會有一個基本的答案。”
  他說:“美國人怎么走進中國的?我覺得,美國人走進中國是全方位地走進中國,它不僅是靠旅游、靠文化的輸出,更主要的是靠美國的產品。美國的產品進入中國以后,比方說麥當勞、通用汽車進入中國,我們在使用和接觸這些產品的時候,我們親近了美國的文化、了解了美國的文化。”
  中國人要全方位地“走出去”
  在丁俊杰眼中,國外文化進入中國的方式是“全方位的,不是單一的”。“當美國(文化)進入中國的時候,它的產品進入了中國;產品進入中國的時候,文化、品牌、廣告等等一同進入了中國。所以它用這種方式來影響我們。”
  他說:“我覺得中國人要想‘走出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全方位地‘走出去’。比方說,我們的中國制造出去了,但是我們的中國文化沒出去、中國品牌沒出去。中國的產品在國外很有影響,但是沒有我們的品牌,這就是差距。所以我覺得要先看看別人是怎么走進來的,我們才能找到我們走出去的路徑和方法。”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