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審批過程嚴謹 出錯需銷毀整批產品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7-15]
說起郵票,不論你是否是郵票愛好者,都會被一張精美的郵票所吸引。其實,在郵票收藏者眼里,郵票冊就是一本百科全書,里面有國家大事、先進科技、歷史人物、秀美風景。
而最近,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也被郵票給“記錄了”下來,成為不少杭州人的收藏。
不過,看著這些精美的郵票,你知道它們是如何誕生的嗎?設計這些郵票的,又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了杭州市郵票公司。
入行不是設計出身也行
出一點差錯就要銷毀
劉文龍是杭州市郵票公司的業務經理。這次為慶祝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的《運河十景名家書畫》個性化郵票及杭州市郵票公司發行的《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紀念封,就出自他和同事之手。而在此之前,他們還策劃了2010年《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首發紀念封、2011年的《杭州西湖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紀念封。
在解放路1號的杭州郵政樞紐大樓,記者見到了劉文龍。他看起來文質彬彬,有些內向,但說起郵票、紀念封卻是出乎意料地健談。
說起和郵票設計工作結緣,他說是“趕鴨子上架”。“因為接觸郵政產品比較早,設計和策劃的工作我都有參與過。2000年大學畢業,我就在郵政局工作了,基層的各個崗位都做過。后來,郵政局要發展個性化的業務,我就被安排去做設計的工作了。其實,我不是平面設計專業的,只好一邊學習一邊做,至今也有11年了。”
和很多上班族的生活一樣,劉文龍也要成天面對著電腦,寫方案、做平面設計,不知道要修改多少個“最終版”。但是,因為自己也喜歡集郵,他覺得,能看著自己參與策劃的個性化郵票、紀念封成功發行,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滿足感的事情。
其實,想要做一張郵票可并不容易,大致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申報選題、選題審批、設計師設計、專家評審、印刷、批量上市。常規郵票從申報到上市,最快需要兩周時間。而《運河十景名家書畫》個性化郵票等特殊郵票,所需時間要更久一些。
“印郵票和印鈔票是一樣的,是一個很嚴謹的活兒。郵票名、圖片、文字都需要斤斤計較。有一點錯誤,就是錯版了,整批郵票產品就要退回和銷毀。”劉文龍說。所以,郵票設計是一個團隊工作,需要策劃、設計師、申報人員等通力合作。而郵票的策劃人,則更要能協調利用一切資源。“郵票上的附圖需要找畫家,我們就要和美術館合作。要做大運河申遺,我們也會和申遺辦進行合作。總之,郵票所需的各類素材,策劃人員都要去搞定。設計師不懂印刷技術,策劃人員也在方案里對紙張、版式、印刷進行考慮。”
選題是成功的一半 貼地氣的郵票才能受歡迎
采訪當天,杭州市郵票公司正巧在進行一個設計稿的討論會。記者走進去一看,只見設計師正在做設計稿的介紹,而其他人都只是默默地聽著。可是,一到討論環節,整個會議室就熱鬧起來了,你一句,我一句,幾乎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我們的討論會的氛圍一向是很輕松的。要不然,怎么能有頭腦風暴呢?”杭州市郵票公司總經理應華說。
據介紹,在開展一個項目后,郵票設計團隊就會經常開會討論。除了杭州市郵票公司總經理應華、總經理助理陳利順、業務經理劉文龍、設計師周瑩、個性化郵票申報負責人邢云水,有時也會邀請一些集郵愛好者參與討論會。
在應華看來,一個好的郵票選題是成功的一半。“郵票審核有一套嚴格的規則和流程。一年全國就發行30套左右的郵票,平均下來,有的省份一年也出不了一套。所以,郵票選題有沒有亮點,這個就很重要了。”而杭州西湖、中國大運河的申遺成功,自然就成了一個必須要抓住的選題。“我們也像記者一樣,會找社會熱點做郵票選題。”
“除了社會熱點,郵票選題還要親民。一個是和杭州老百姓的生活有關的事物,一個是美國的風景照,你說哪個東西做成郵票更受歡迎?”應華舉例道。
所以,這次《運河十景名家書畫》個性化郵票,郵票設計團隊也是選擇了當代書畫名家曾宓等創作的“運河十景”畫作作為圖案。而《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紀念封上的郵票,則選用2009年發行的“京杭大運河拱宸橋特種郵票”。“住在拱宸橋一帶的居民就特別喜歡這個紀念封,有不少當地居民都有購買。”劉文龍介紹。
除了特殊的、值得紀念的大事件外,有一些“小事兒”也是受歡迎的郵票選題。“12月30日,很多杭州人會到寺廟里去‘敲鐘祈福’。前兩年,我們就做了一個‘敲鐘祈福’的紀念封也很受歡迎。”
“在選好選題后,我們策劃人員還要做不少功課。像做‘敲鐘祈福’紀念封,我們就要找專業人士了解相關知識。做大運河個性化郵票、紀念封,也要全面地了解大運河。否則,你做的東西有疏忽,就要貽笑大方了。”劉文龍說,“比如,這次做《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紀念封,我們一開始就只想到了‘京杭大運河’。其實,京杭大運河只是中國大運河的最主要的一段而已。后來,我們將主題改為‘中國大運河’,3枚紀念封分別印了京杭大運河杭州拱宸橋、浙東運河寧波慶安會館、隋唐大運河洛陽含嘉倉遺址,更全面地展示了大運河的風貌。”
郵票是情感的載體 個性化郵票能玩出更多精彩
手機、電子信箱、網購、快遞……更便捷的通信方式,讓郵票的實用性越來越低。但在杭州市郵票公司總經理應華看來,郵票作為一份情感、記憶的載體,也有著新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個性化郵票的申報并不困難。“有正能量,非商業目的,尺寸合規,主圖和附圖有授權,就基本能順利通過審核。而且,個性化的郵票也會給設計團隊更多的發揮空間。”
“郵票是國家的金名片。每年國家發行的郵票都記錄當年的大事記。一年一年的郵票收藏下來,你看看郵票就能回憶起一年一年的故事。”應華說。“我認識一些老郵票愛好者,他們翻開收藏的郵票冊,就會細細地講述里面的故事。這其中,有些和郵票內容相關,有些和他收藏郵票的人、事、物相關。有人就會回憶起自己的好友們,還有年輕時候的趣事。那時候,我就想,情感才是郵票里最值得收藏的東西。”
據了解,近年來,杭州市郵票公司已面向企業和個人開展個性化郵票業務。“馬年來臨的時候,有一個業務我記憶很深。有家公司找我們做馬年的‘幸福首發卡’。我們設計了一個‘紀念封’,上面有企業向員工說的祝福語。”應華說,“這么多年,收了很多過年祝福短信。但是,有多少人會把祝福短信一直存下來的?而一份‘幸福首發卡’,售價不到幾元錢,卻比發幾百元獎金更暖心。”
“有些家庭會收藏家庭人員的出生年生肖。比如,家里老爸是1986年,兒子是2010年的。就收藏這兩個年份的虎郵票。現在,我們還在策劃‘金色童年’個性郵票。這種郵票的附圖上,我們可以印成孩子的照片。這樣,你可以把印有孩子照片的郵票送給親戚朋友。說不定以后結婚,小夫妻就會曬出各自的郵票呢。”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