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揚州八怪"鄭板橋行書"七言詩"拍出425.5萬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5-06



記者昨獲悉,西泠印社2014春季拍賣會(下稱“西泠春拍”)上,特推出揚州八怪專題。最終,經過激烈的競拍,共有14幅(冊)拍品被拍走。其中,別具一格的黃慎《湖山十二景》成為一大焦點,以120萬起拍,最終以207萬成交。鄭板橋行書《七言詩》則以425.5萬成交。

  14幅(冊)拍品被“搶拍”

  板橋行書《七言詩》425.5萬成交

  “揚州八怪的收藏成了一大熱點。”西泠春拍負責人介紹,“此次特別策劃了揚州八怪專題。”

  鄭板橋、羅聘、黃慎、華嵒、李鱓、高鳳翰等書畫名作光芒四射。最終,共有14幅(冊)拍品被“搶拍”。其中,鄭板橋2幅,李鱓3幅,黃慎5幅(冊)。鄭板橋行書《七言詩》以425.5萬成交。

  板橋《七言詩》所書:“曲江才子漢枚皋,御試憑軒錦帕高。姓字璧人夸計吏,文章金粉壓詞曹。堂餐夜割黃羊炙,閣帖春揮紫兔毫。裘馬翩翩正年少,憶君風度勝醇醪。”

  晚年,板橋的書法更為風神獨具,以畫入字,揮灑自如。而今,板橋體已經被公認為一種書法模式。板橋書法所追求的自家面貌得到公認。

  “揚州八怪作品在拍賣會上的表現已經非常穩定,文化藝術價值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同。”揚州畫派的書畫能在拍賣會上拍出高價,與其在美術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揚州八怪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書畫園地中的一朵奇葩,關鍵在于能張揚個性,著力創新,敢畫無古無今之畫。他們秉持寫意精神,以詩書畫印呈現出獨特的作品。

  《湖山十二景》拍出207萬

  從揚州返鄉途中所作

  別具一格的黃慎《湖山十二景》成為此次西泠春拍的一大焦點,以120萬起拍,最終以207萬成交。

  雍正二年,黃慎到揚州賣畫,雍正五年時將母親接到揚州奉養,但老人思鄉心切,至雍正十三年的春天,黃慎攜母返回福建老家,結束了在揚州生活的十二載,當其再次回到揚州時,已是十余年之后的事了。

  專家稱,黃慎《湖山十二景》冊頁正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返鄉途中所作,為曹氏求自謙齋舊藏。這本共十六幀的冊頁,今函套保存完好。前四幀分別書草體“坐”、“看”、“云”、“起”四字,后十二幀繪有山水小景,并題詩。

  “坐看云起”摘自王維詩《終南別業》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無論王維歸隱的實情如何,在后世文人的心里,遠離塵囂、超脫俗世的情懷依然是華美的愿望。“對于黃慎而言,亦何嘗不是偷得的浮生,可以暫時忘卻生計之憂,節取此四字作扉頁,此冊中之意即可神會。”

  黃慎作品解析

  十二幀小景各有風韻,詩畫雙絕

  記者邀文物專家,對《湖山十二景》進行了解析。十二幀小景各有風韻。

  第一幀,“來往空勞白下船,秦樓楚館總堪憐。但余一卷新詩草,聽雨江湖二十年。”雨中煙樹、秦樓半掩,只逸筆滃染,氤氳仿佛間流出畫外。

  第二幀,“秦淮日夜大江流,何處魂銷燕子樓。砧搗一聲霜露下,可憐都作石城秋。”寫秦淮河岸的行船,正值秋風蕭瑟的霜砧時節,行船孤影一只在畫幅中心,且正面描繪,與第十幀類似。

  第三幀,“夜雨寒潮憶敝廬,人生只合老樵漁。玉湖收拾看花眼,歸去青山好著書。”描繪追憶中的青山舊居,道出對無虞的漁樵生涯的殷羨,但所運筆法并不細膩柔和,仞崖和江灘皆為疾筆勾勒,草書之法內有筋骨,率意恣肆,非程序皴法可以類別。

  第四幀,“江豚日日拜風惡,鼓鬣鲯魚意轉揚。此際一天風浪靜,飛帆十幅出鄱陽。”江岸并置兩塊巨石,對應湖中一對帆舟,兩石造型幾近相同,前者稍加渲染,而后者僅淡墨勾勒。從這幀看來,黃慎的構圖極其大膽,不循常矩,怪則怪矣,卻稱得上劍走偏鋒,未失毫厘詩意。

  其“怪”處尤其體現在第九幀,題詩內容為“隋苑迷樓起昔時,六朝陳跡海鷗知。畫船載得雷塘雨,收拾湖山入小詩”。但畫面中既不見苑樓,亦不見畫船,更不見六朝陳跡,僅有怪誕的石山,曝露的石階替代了掩映曲折的小徑,山頂突兀地生出些許樹木,現出樓閣一角,老者傴僂前行。

  “三山門外望平蕪,春艸春煙響鷓鴣。撲面梨花寒食雨,蹇驢又過莫愁湖。”第十一幀中樹的畫法更為典范,狂縱紛披,而不悖形法,如鐵畫銀鉤。其擅寫江天寥廓,云水曠朗的空瀠之境,好友板橋曾贊曰: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崖亂樹根。畫到情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

  黃慎在第十二幀自題詩一首并敘述了作畫緣由,其在返鄉途中,過鄱陽湖,有感煙云出沒,憶起一首杜甫的題畫詩《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而作此冊,原詩大致如此,“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舟人漁子入浦溆,山木盡亞洪濤風……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松半江水”。驟離揚州的黃慎是有許多不舍在其中的,揚子江畔的送別情形依依在心,但即將歸返故土的心境又間雜著混沌,“歸到寧陽如有問,疲驢破帽過年年”,近鄉情怯的黃慎不免戲謔。

  第十二幀,“送君微雨雪花天,揚子江頭鴨嘴船。歸到寧陽如有問,疲驢破帽過年年。雍正乙卯歸泛鄱陽,望黃山,舟經閱月。每觀煙云出沒輒憶,剪取吳松半江水之句,因而圖之,以作臥游,并繋小詩。癭瓢山人慎。”黃慎雖以鬻畫為生,然此冊運以真情,筆法精湛,詩畫雙絕,非一般所鬻之畫可比,實為難得。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