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中國民間工藝品尋“轉身”向大眾靠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8-13
  長春8月12日電 (李彥國 陳博宜)號稱“中國規模最大”的一屆民間藝術品博覽會目前正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來自中國各地的民間工藝大師和展商,攜22萬種民間工藝品集中亮相,涉及陶藝、木藝、繡品、玉石、紫砂等58類,吸引大批民間工藝愛好者前來“淘寶”。

  “生意不錯。”12日上午,來自云南的金樹廷忙得滿頭大汗,此時不少人揚著手里的鈔票吵嚷著要盡快交易相中的原石。金樹廷帶來的翡翠原石100元人民幣起價,幾天來這個攤位持續被買家圍得水泄不通。

  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9日開幕以來,不斷迎來客流高峰,最高一日超過11萬人次,這樣的熱度在當地舉辦的民博會歷史上甚是罕見。

  “不少東西的價位比較合理,有一個售賣景德鎮陶瓷杯的展位都賣斷貨了,再看到性價比高的必須出手了。”癡迷民間工藝多年的長春市民崔忠臣有些遺憾地說。

  記者從長春民博會組委會了解到,展會至今,最高單日成交額超過134萬元。其中,像崔先生這樣的“普通人”是消費主力。

  近年來,在中國各地舉辦的有關民間藝術品的展會、拍賣會不斷增多,而受稀缺的原材料與工藝傳承等諸多因素影響,承載著民間智慧和文化的藝術品“天價”頻出,讓普通民眾與之產生了隔閡感。

  緬甸黃金樟材質的巨型木雕1300萬元、手工打磨的交趾黃檀木屏風126萬元、一塊西瓜大小的雞血石要價60萬元……與歷屆展會一樣,此次搬進長春的這些民間工藝品并不缺乏令人咋舌的高價。

  昂貴的工藝品并不缺少高端客戶,帶來標價1300萬元緬甸黃金樟木雕的云南展商劉守勤透露,已有買家與他商談對這件藝術品的收購事宜。

  “但是高端客戶畢竟是少數。”劉守勤話鋒一轉,民間工藝品最終要回歸到“民間”,“我們去年開始針對不同層次的收藏愛好者批量化生產、設計工藝品,讓不同消費群體都能參與進來,這才是民間工藝品今后的方向。”

  劉守勤的說法得到不少民間工藝大師和展商的贊同。在業界頗有名氣的中國根雕美術大師王寶生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民間藝術品行業近兩年來開始轉型,已逐漸向大眾靠攏。

“回歸民間,才能讓中國的民間藝術品產業更具活力,更能向長遠發展。”王寶生說,當然這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