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身價一年漲2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4-25]
隨著“盛世藏玉”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同,玉石市場也日漸火熱。近日,本報聯合《周末校園風》發起大學生對黃島區玉器消費調查發現,由于玉石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寓意,不僅僅受到中老年人的喜愛,而作為傳統佳節或是結婚嫁娶的必備之物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玉器消費市場火熱,除了有廣泛的消費群體作為基礎之外,巨大的升值空間和收藏價值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作為投資項目。
近五成市民在中檔商場購買玉器
4月12日起,本報聯合《周末校園風》發起大學生對黃島區玉器消費狀況調查活動。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共收回問卷385份。通過調查問卷分析記者了解到,有將近70%的消費者曾經購買過玉器,而這部分購買過玉石的消費者中,工資水平分別為3000元以下,3000元~5000元,5000元~10000元,10000元以上,購買分布還是比較平均的。“玉養人,這是眾所周知的,家里有小孩出生或是有結婚的,玉吊墜或是玉手鐲都是必備的,經濟收入相對的低的就買個相對便宜的,手頭寬裕的就買個貴一點的,不管怎樣,不同的消費層次都有各自的消費需求。”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由此可見,雖然玉石作為高端消費品,但是對不同消費能力的消費者來說都有一定的需求。
此外,在調查過程中記者還了解到,有45%的消費者選擇在中檔商場玉器專柜購買玉器,在大型高檔百貨商場或是規模性的古玩玉器市場則比例相當。一位對玉石有過些許了解到的市民逄女士告訴記者:“之前跟很多行家打聽過,如果是相同品質不同品牌的玉器,在高檔商場就比在中檔商場要貴出三倍以上。既然都是同品質,牌子名氣大小就不用那么在乎,所以我當然選擇在吉祥商廈這樣的中檔商場購買。”逄女士告訴記者,在玉器古玩市場容易買到假貨,不少商家連鑒定證書都沒有,買了也不放心。
文化內涵豐富,玉石市場持續升溫
針對此次調查問卷的情況,記者采訪了一位有多年玉器經銷經驗的業內人士。該人士向記者分析,從2012年中國珠寶消費的狀況來看,水晶彩寶類珠寶商場逐漸趨于飽和狀態,更多的消費者開始傾向于購買玉石珠寶。鑲嵌玉石、翡翠等的銷售逐年上升。
這位資深業內人士預測,隨著中國人對玉的喜愛,玉石珠寶的市場占有率將大幅上漲,甚至有可能取代黃金成為婚慶消費的首選首飾。“玉石的文化內涵是十分豐富的,‘玉,石之美者’、‘溫潤如玉’、‘化干戈為玉帛’都是說的玉,優質的玉石加上精細的雕工,雕出的菩薩、佛、如意等象征著吉祥、平安 ,所以玉石中的文化內涵比黃金、鉆石都要豐富得多 。所以玉器市場將逐年火熱,受到更多人的青睞。”
翡翠價漲幅驚人,成投資收藏熱門
此外該業內人士還告訴記者,玉器消費持續升溫,原因除了勝在傳統的文化內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巨大的升值空間和收藏價值。“最近幾年間,翡翠上漲幅度相當大。一些去年標價僅五千元的翡翠手鐲、掛件,目前的標價已上升到1.5萬元。如果是翡翠精品,價格甚至高達數十萬元以上。業內人士認為,玉石價格“瘋狂”上漲,除了玉石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日近減少甚至瀕臨枯竭外,近年來,對玉石的投資性需求增大也是重要原因。
“玉石的升值空間十分客觀。玉的名氣在中國是不容置疑的,而且還是不可再生資源,這就決定了精品玉石將越來越少,所以收藏的投資價值很高。此外,玉石性質穩定,硬度大,不會因氣候等不穩定因素受損。此外,玉器投資具有實用性強的特點,除了自己佩戴欣賞外,還可以展示出個人與眾不同的品位。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