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乾隆御筆被17萬賣后拍出8736萬 原主人起訴鑒寶師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1-09
  一幅字畫的價值在很短時間內產生了17萬到8736萬元的巨大落差。

  字畫原主人朱云認為,低價出售乾隆御筆是因為鑒寶專家劉巖上演雙簧計故意壓價。在起訴過程中,朱云發現竟然有南北兩個鑒寶專家劉巖。

  北京鑒寶專家劉巖昨天自辯稱,與購寶人并無利益關系,并指責另一劉巖冒用其名。

  一個原本就懸而未決的案件卻又引來了兩位鑒定師的真假之爭,這背后折射出國內藝術品交易市場的混亂。

  事件緣起

  參加鑒寶

  專家認定是古畫

  這一切事情都起源于一幅乾隆御筆所作《嵩陽漢柏圖》。

  家住鄭州市惠濟區的朱云今年66歲,昨天他告訴記者,《嵩陽漢柏圖》是家里老人傳下來的。“因為不知道畫的真假,家人一直把它裝在盒子里,扔在柜子頂上 ,平時沒人去動它。”

  2009年9月,朱云帶著這幅家傳的寶物參加河南衛視《華豫之門》鑒寶節目的海選。在會場碰到了節目請來的鑒寶嘉賓劉巖(下稱劉巖A),而劉巖A當時給那幅畫的評價是“古舊”。

  真假御筆

  乾隆真跡被否

  17萬賣給北京買主

  朱云說,劉巖A看到這幅畫后,“特意摘下眼鏡仔細看了看”,表示晚上可以到他住的賓館講講畫。

  據朱云描述,當天晚上在酒店的房間里,劉巖A告訴他,這幅畫不是乾隆真跡,也就值3萬元。還拿出一本名為《北京明珠雙龍2009年首屆書畫精品拍賣會》的書,指著上面另一幅乾隆的畫,說這幅尺寸更大一些,也才值5萬~8萬元。

  朱云說,當時劉巖A還表示,能找個人來買這幅畫,可以幫著多賣三五萬塊錢。

  2009年10月21日上午,朱云在房間里見到了從北京過來的買主程先生。“當時經劉巖A從中斡旋,雙方最終以17萬元的價格成交。”朱云說。

  文物拍賣會

  字畫身價漲到8736萬

  但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在2010年12月份北京保利公司的拍賣會上,這幅畫竟然拍出了7800萬元的天價,算上傭金,成交價高達8736萬元。

  “我們對專家一直很信任,當時還以為賣值了。可2011年才知道,那幅畫竟然拍賣了8700多萬。仔細回想才發現,這就是一個騙局。”

  風云突變 懷疑演雙簧 原主起訴鑒寶師

  同樣一幅畫,卻在兩個人手中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只賣了17萬,而另一個則拍賣了8700多萬。

  500多倍的價格落差讓朱云覺得自己被鑒定專家的“雙簧計”欺騙了,于是一紙訴狀將當時的鑒定專家劉巖A和買主告上法庭,要求判定交易無效,退回《嵩陽漢柏圖》。

  去年8月,他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隨后又申請移送公安機關偵查。但目前法院駁回了他的訴訟請求,而公安機關也以不屬于經濟犯罪為由一直沒有立案。

  ▲《嵩陽漢柏圖》

  背靠背對話

  同一幅畫,同一次鑒定,卻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本報記者就一些差異較大的問題分別詢問了鑒寶雙方。

  關鍵點1 是否認定為乾隆真跡?

  朱云:當時劉巖A說這是幅“老東西”,但不是乾隆的真跡,市面上這種類型的畫很多,沒有收藏價值。隨后,他還拿出一本《北京明珠雙龍2009年首屆書畫精品拍賣會》,指著上面的另一幅乾隆的畫,說這幅尺寸更大一些,也才值5萬~8萬元。我們手里的這幅也就3萬塊錢。

  劉巖A:因為鑒定的時間很短,我當時只是說是“老物件”,但并沒有做出更進一步的鑒定。真假都沒有結論,更談不上估價。

  關鍵點2 朱云是否自愿賣畫?

  朱云:當時我并沒有提出要賣,是劉巖A告訴我們可以幫我們找一個買家。他還說那個買家對他很信任,可以多賣三五萬元。

  劉巖A:當時是他們兄弟兩人提出要賣畫,說家里急用錢,讓我幫忙聯系買家。正好我認識個人可能感興趣,就幫助他們聯系了。

  關鍵點3 劉巖A是否參與買賣?

  朱云:他當時在場,還幫著講價。而且當時我們跟買家程先生只在21日見過一面。然后就達成了交易,全程他都知道。我也有證據來證明這些。

  劉巖A:當時是朱云想賣畫,我只是給他介紹了個感興趣的買家,之后就沒有參與過他們的交易。他們后來怎樣談的,我都不清楚。買賣雙方和我都沒有利益關系。

  真假專家

  兩個鑒寶專家 都稱曾上央視

  從打定主意給自己討說法后,朱云就開始處搜集關于劉巖的資料。讓他意外的是,從網上搜到了兩個同名同姓的鑒定師。只是一胖一瘦,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東莞。

  兩人的長相不同,但簡歷卻基本一致。

  朱云不由得懷疑,自己是否遇到了假專家。

  劉巖A:對方冒用央視特邀專家名號

  記者了解到,劉巖A除了擔任首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杭州西湖博物館等的征集顧問,還擔任了央視《尋寶》、《一槌定音》、《鑒寶》、《藝術品投資》,以及《華豫之門》等欄目的鑒定專家及顧問。

  劉巖A表示,劉巖B一直在各地冒用自己央視《鑒寶》特邀專家的名號,四處給人開鑒定證書。“很多去找他鑒寶的人都很納悶,為啥跟電視里看到的不一樣。”

  目前,劉巖A已經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并發表嚴正聲明,要求劉巖B停止使用央視特邀專家等稱號,必要時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

  劉巖B:網上全是我的資料

  在一些地方新聞媒體的報道和活動圖片中,記者發現東莞的劉巖B一直打著CCTV2《尋寶》欄目組特邀資深專家的旗號。

  可在中央電視臺出具的證明中顯示,中央電視臺只聘請過劉巖A,除此之外未聘請過其他同名專家。

  記者采訪時問及此事,劉巖B一開始說自己曾參加過央視的節目,但那是在很久以前,而且是外圍海選時。而在記者一再追問下,他才承認,自己的確沒有參加過央視節目。

  不過劉巖B強調:“在網上能找到的都是我的資料,劉巖A一直在冒用我的簡歷,有的時候僅僅是換了張照片。”

  專家說法 17萬變天價 不排除商業炒作

  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王立軍說,在藝術品交易,特別是古玩交易中出現巨額差價的情況并不罕見,很難說誰對誰錯。

  以朱云的事情為例,乾隆的字畫非常復雜,沒有出處、著錄的書畫作品價值并不是很高,可一旦考證了出處,價值就有可能翻上很多倍。拍賣會拍出的價格并不一定代表它的價值,里面經常會有商業炒作的因素。

  “正是因為鑒定專家隊伍的混亂,才搞亂了收藏市場。”業內人士坦言。

  王立軍告訴記者,現在的鑒定師中有很多濫竽充數的偽專家。“古玩和別的行業不一樣,不懂裝懂的人占大多數,有些人因為喜歡,隨便買本瓷器研究的書,就可以給別人講得頭頭是道。”。

  王立軍說,劉巖A是資深鑒定師,從業30多年,擔任了央視《尋寶》、《一槌定音》等欄目的鑒定專家及顧問。至于劉巖B,他并不了解。

  建議立法監管藝術品鑒定

  王立軍分析,目前藝術品鑒定市場處于“三無”狀態:一是無法律監管,幾乎對民間的文物鑒定沒有涉及;二是無機構監管,文物部門只對其批準設立的文物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管理,民間文物鑒定目前沒有機構管理;三是無責任擔當,現行法律法規沒有針對古玩字畫鑒定環節擔責方面的規定。

  王立軍說,最好的方式是出臺相關法律。雖然情況復雜,法理上很難界定,但有總比沒有好。

  提醒 多次鑒定 結果才更準確

  王立軍提醒,古玩鑒定和別的行業不同,鑒定所依據的大多是“可能性證據”,是鑒定師根據自己的知識和歷史遺留資料等進行的一種推斷。

  如果有寶物想要鑒定,首先要自己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不至于兩眼一抹黑。最好一件寶物,多次鑒定。然后通過分析不同的鑒定結果得出結論。必要時,還需要用到高科技鑒定儀器,增加準確性。

  鑒定的次數越多,鑒定的方法越多樣,得出的結果才會越準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