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個展

蕭海春:當代水墨畫傳承需具中華傳統文化根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9-03
  上海9月1日電(記者 許婧)由上海美術館主辦的“煙云自在——蕭海春水墨藝術展”1日在上海美術館開幕,105幅涵蓋山水、花鳥、人物等各類題材的畫作引起了20余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藝術家的關注和贊譽。展覽將持續至9月11日。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下午特意在開幕式前自帶相機來現場一睹畫作真容。

  走進上海美術館一樓,巨大的寫實山水畫給人以視覺沖擊。眼下“當代水墨”這四個字在藝術界幾成熱門詞匯,最為國粹,它從未淡出藝術家視野。出生于1944年的上海畫家蕭海春在人群中并不顯眼,但一聊起水墨畫便神采奕奕。

  “書法和繪畫就是一家,不可分割”,蕭海春說,當下的中國畫、特別是水墨畫,需要下一代的傳承。這種傳承需要下面很好的基礎,在中國孩子小時候便要了解和知曉,等到他們大了再培養或者授課就晚了。

  蕭海春2004年曾去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等地辦過展覽,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當地華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蕭海春表示,畫作可以分為中國畫和西洋畫兩類,西洋畫是外來的,以西方文化為基礎。中國畫自然是以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為根基。要想傳承好中國畫,勢必要有好的中國文化修養。

  蕭海春習畫始于1960年代初,曾受畫家王康樂、顧飛的指導,對黃賓虹的繪畫藝術情有獨鐘。1980年代,蕭海春去西部尋根,創作了一批以黃土高原和西北山水為題材的作品,蒼茫渾厚同時又帶有現代新意的畫風令其在中國畫壇脫穎而出,1988年獲得國務院輕工業部授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蕭海春擅長創作山水,畫作氣勢恢宏坦蕩,筆觸多變而不露端倪,布局森然有度,滿而不悶,近年來的作品為海內外藏家競相收藏。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館長李小山就認為,蕭海春作品的特點之一是墨色的無窮變化,因為從章法、布局和結構上看,他并無脫離傳統山水畫的固定程式,巧妙地避免了許多畫家在運用重墨時所犯的刻板、僵硬的毛病。在李小山看來,蕭海春作品的另一特點是章法、結構的張力,畫面自然氣息濃烈,山色水氣逼人,所受傳統技法啟迪和影響顯著。

  此次上海美術館為蕭海春先生主辦個展,是對其多年來中國畫創作歷程的一次重要梳理和回顧,也是上海美術館近年來持續推動中國水墨畫創作與發展學術課題中的重要展項。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