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簫聲》林國成香港首次個人作品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5-23]
3812當代藝術項目 (3812 Contemporary Art Projects) 隆重呈獻中國當代藝術家林國成在香港舉行的首次個人藝術作品展 ─《自然的簫聲》,展出這位潛質優厚的年青藝術家于2009年至2012年期間的作品,包括逾三十件鋼筆、水墨紙本及絹上作品。展覽將于5月12日至7月31日)在香港3812當代藝術項目舉行。
展覽日期 : 2012年5月 12日(星期六)至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
參展作品 :逾三十件于2009年至2012年期間創作之鋼筆、水墨紙本及絹上作品
展覽地點 : 3812當代藝術項目 (香港黃竹坑道12號10樓)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五上午十時至晚上八時
從2009年至2012年,林國成在他的繪畫上經歷了一場蛻變。從色彩斑斕的布面丙烯繪畫, 到憑一支鋼筆在紙上的素描繪畫,這「突破」來得既自然又含蓄內斂,彷佛在映照著藝術家「隨遇而安」的知命性格。
在繪畫上,林國成幾乎是自學。經過多年的學習和錘煉,林國成現在的線描上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處理方法和語言,他正努力用單純的語言交織一個復雜的「線場」,并重新編織出一幅幅唐宋詩詞描述的中國山水畫的景致。另一個重要的細節,即畫面里「人」的形象正一點一點縮小,「自然」和「物」被逐步放大。這種轉變是十分微妙的。從某種角度看,這似乎暗暗契合了中國古代繪畫史的發展:在早期繪畫中,山水也僅僅只是作為人物繪畫的背景,隨著藝術的發展成熟,山水畫逐漸擺脫陪襯地位,并成為獨立的藝術樣式,最終取代人物畫成為表達純粹藝術思想的主要題材。深入思考這種進化,是否意味著藝術的表現逐漸從顯象的敘事抒情過渡到抽象的澄懷觀道?體現在林國成繪畫的蛻變中,抒情的部分在逐漸減弱,很多話被藏起來,隱退到畫面結構和線條組織里面去。
從絢爛到寧靜,這種蛻變無疑是巨大的,黑與白、山與水、虛與實,林國成選擇用一支西方發明的鋼筆與中國古時詩人們神游天地,將自然的定律、生命的衍化,詩人的優雅氣質及人文情懷綿綿不斷地伸延著,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傳承發展開去。
藝術家一線線的在紙上行走,領略出藝術本身的無限可能性及無窮可塑性。他在傳統山水畫的布局上,加插了西方的建筑圖樣,幾何結構的表征,一方面從傳統的精髓中攝取營養,加上具創新性的想象力,及對當下生活觀感的融合,畫面還有達利式超現實的情節在其中。跟隨林國成在鋼筆的路線圖上漫步,又能發現一些水墨的痕跡,逐漸地在那份古樸的文化質地看到色彩。林國成悉心裁種的那棵「大樹」彷佛在開花了,天空的色彩更豐富了。中西文化、古今精神自然和諧地結合起來了。
于今年5月份慶祝成立一周年的3812當代藝術項目,致力于推動東西方藝術家的交流與互動。位于黃竹坑,逾7,000平方尺的藝術空間,3812是全港最大的私人藝術空間之一。3812的創辦人及藝術總監許劍龍(Calvin)積極發掘有潛質,卻沒有被市場潮流洗腦的藝術家,并擔當他們與真正欣賞當代藝術的收藏家之間的橋梁,從而增加這群藝術家在國際藝壇上的曝光機會。通過不定期舉辦展覽及多元化的藝術項目,3812希望能引導大眾去審視并思考當代藝術的面貌與未來的發展。
基于這個宗旨,3812過去一年舉行了多個極具沖擊力及啟發性的當代藝術家聯展。正值一周年,3812選擇為林國成舉行他在香港的首個個展,亦是3812首次為藝術家舉行個展,對藝術家及3812均意義重大。 3812當代藝術項目創辦人及藝術總監許劍龍先生表示:「過去數年,一直有留意林國成的藝術創作,他在4年前上海舉行了個展后,一直保持低調,在藝術市場過度火爆之際,當流行圖像過度泛濫之時,他選擇退一步,回歸原本,反思自我,蟄伏四年后,帶來《自然的簫聲》一系列全新作品,而且極具突破性;在傳統的文化底蘊中發掘一個新方向,表達自己的思想與信念,更啟發觀者從傳統文化的視角出發去鑒賞及理解當代藝術作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