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玉石翡翠暴漲 錢幣市場價格跌宕起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5-04
  近年來,民間藝術品交易市場持續升溫,引發了大量普通市民的參與熱情。然而,藝術品收藏在給人們帶來樂趣和經濟回報的同時,也帶來了傷痛。真假難辨的藝術品讓收藏者咋舌不已,投資者和業內人士也都是憂心忡忡——

  民間資本追逐玉石翡翠暴漲

  4月8日,記者在城關區隍廟、金城珠寶古玩城等古玩市場采訪時發現,前來“淘寶”的人絡繹不絕。在這些人群中,除了極少數是藏家外,更多的是普通市民。

  市民汪曉慧曾在張掖路一家玉石店花480元買了一款玉鐲。店員告訴她鐲子是青玉,玉質較好。后來,汪曉慧在一家商場免費檢測玉石處檢測后發現,自己買的鐲子是東陵玉,并非青玉,這款鐲子的市價也就100元左右。“藝術品市場上贗品太多,一般人很難辨別。”在玉石把玩愛好者王斌老人看來,很多普通市民對玉石了解甚少,相對而言容易上當。尤其是剛入門的新手,一般出手大、投資盲目。

  玉石藏友楊軍海出手1.9萬元,買下一塊“和田玉把件”,楊軍海說:“去年初,這只把件也就1萬元左右,現在近2萬元!”

  據蘭州玉文化研究院董事長侯天紅介紹,近幾年,有“玉中之王”美譽的翡翠,也正在上演現實版“瘋狂的石頭”一幕,價格節節上漲,與去年相比,一般的翡翠成品上漲了30%左右,而上等的翡翠則猛漲了50%以上。

  去年以來,暴漲的不只是和田玉和翡翠。產自云南的黃龍玉的暴漲,更讓業內人士咋舌不已。黃龍玉以前的身價跟大理石差不多,而現在每千克已經漲到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記者在蘭州市張掖路古玩市場隨機走訪了幾家玉石店,商家紛紛反映,如今投資玉石的人越來越多,需求猛增,再加上原石價格上漲、人工費用上漲等市場因素,玉石價格紛紛上漲。

  王斌對此深有體會,他說:從炒股、炒樓,到如今的炒金、炒玉,在投資意愿和閑置資金的雙重推動下,不少過去的藏品變成民間資本追逐的投資品。

  錢幣市場價格跌宕起伏

  錢幣價格連漲3年后,今年跌聲一片。

  2011年,舊版人民幣的收藏市場又上演了一輪瘋狂上漲,幾乎所有品種都創出了歷史最高價,其整體漲幅也超過50%。

  可是,今年春節過后,錢幣市場突然呈現全線下跌之勢,品種廣,跌幅大。這樣的熊市行情讓不少藏家捉摸不透。去年一路高歌的銀元一路漲到了近800元,可如今的市場價在630元左右,跌了15%左右。

  面對當下錢幣市場的跌宕起伏,蘭州資深收藏者朱濤分析說:這輪錢幣漲跌是趨于價格回歸。當大量流動資金進入錢幣市場時,引發錢幣市場火爆的局面,加上一些錢幣的存世量原本就稀少,好的藏品到了藏家手里就不再出來,市面上的好東西越來越少,因此,錢幣行情不斷上漲。

  在收藏資深人士馬如良看來,錢幣收藏還要留意贗品與投資誤區。以當前市場上非常火爆的硬幣“五大天王”為例,包括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1981年的1分硬幣,發行量很小,而且沒有在國內流通市場上流通過,實際上,收藏市場上是不會出現零散的“五大天王”分幣的,藏家在收藏時需要留意贗品。

  不少收藏家坦言,收藏這行是個邊學習、邊吃虧的過程,很多藏家在最初都交過學費,少的幾萬元,多的十多萬元。

  書畫真假難辨多方權益受損

  漫步在張掖路隍廟等古玩城,不時會有人湊上來低聲詢問:“要畫么?名家大家的都有。”“想要什么樣的畫,古今中外任何大家的名畫,都有。”

  4月9日,在隍廟門口一地攤前,僅僅需要花上幾百元,就可以買到啟功、范曾、沈鵬和劉大為等大師的“作品”。

  觀賞者納悶:“百十元買一幅國家一級美術書法大師的‘作品’,能是真品嗎?”

  書畫收藏者趙有貴說:最近他看中一家古玩店的一幅號稱是張大千早年創作的山水畫。為了慎重,他想找一位專家為他鑒定。但是,他費了好一番周折也沒有找到鑒定師。而一些朋友介紹的所謂的鑒定師不僅開價驚人,而且令人難以相信。最后這筆買賣只好不了了之。

  說起書畫市場公然賣假的現象,書畫愛好者高建成憤慨不已。他說,不少大師的畫作近年來一直被偽造或仿制,經常有人拿著高價買來的贗品找他鑒定,甚至有些藝術品拍賣行也成了拍賣假貨的“溫床”,一些書畫展銷會上也充斥著大量贗品。

  在蘭州金融行業工作的劉波是一位書畫收藏愛好者。他說,幾年前他常去參加書畫展銷,現在基本不去了,一些名家的“作品”竟然可以無底價拍賣,數百元就成交,實在“慘不忍睹”。

  一位甘肅本地書法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愈演愈烈的書畫作偽之風,已經使書畫市場亂了套,書畫家和收藏者的權益都得不到應有的保障。缺乏誠信的書畫拍賣市場追求短期效益,時間一長,真正的收藏家都不敢買了,這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呼喚行業自律和法律監管

  收藏家王鵬飛表示,藝術品市場混亂不堪的現象,迫切需要整治。除了行業自律以外,還需加大法律規范與監管。

  收藏家仇建表示,民間收藏是對國家收藏的有力補充,民間藝術品收藏包羅萬象,極具地方特色,可以讓歷史文化很好地傳承。但是現在贗品太多,民間收藏者已經是困境重重。“一旦買到了贗品,只能自認倒霉了。”據業內人士透露,市場造假水平在不斷提高,有些書畫高仿作品幾乎可亂真,專業人士鑒定起來都頗有難度。而買家的個人鑒別能力有限,再加上一些行業的“潛規則”,有時“眼見未必為真”。

  記者從省文物局了解到,目前,我國最權威的鑒定機構就是國家文物局唯一批準成立的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其主要職能是館藏文物定級工作、博物館征集文物鑒定工作、刑事案件所涉文物的鑒定工作。超出《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管理規定》范圍的,由從事鑒定工作的委員個人承擔。

  據省文化廳市場處負責人介紹,去年年底,文化部公布了《文化部關于加強藝術品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推動藝術品行業協會建設,推進藝術品市場立法進程,并對藝術品經營單位的經營權限和所應承擔的責任做出明確規定。

  目前,我省由文化部門牽頭,會同工商、稅務、文物等相關職能部門加強藝術品市場管理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