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蘇佳:撰寫美術史為何忽略陳逸飛?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04-09
清明放假三天期間,閑來無事翻閱呂澎的《20世紀中國藝術史》和鄒躍進的《新中國美術史》,忽然發現了一處疑問,很奇怪:沒有陳逸飛。

如果是某位不很知名甚至注水的“專家”所寫,就當是作者本人專業素質差或者記性不好,但這兩位都是目前國內頂尖藝術史學者,所著兩部書也都屬嚴肅的學術著作,不可能因為專業度不夠而忽略陳逸飛。理由應該很簡單:在兩位藝術史專家眼中,陳逸飛賴以成名的“舊上海灘圖像”根本就是商業繪畫,不夠資格入選藝術史。

拍賣市場明星落選美術史本無可厚非,畢竟是兩個體系的選擇和標準,但陳逸飛不僅僅只有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頹廢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圖像”,他還有“很文革”的《攻占總統府》、《黃河頌》,很靠近“傷痕美術”的《踱步》等,后者進入美術史應該有資格吧。在這方面呂澎稍微厚道寬容一些,好歹在書中還是放進了一張《占領總統府》圖片,底下注明“陳逸飛”,這也是陳大師的名字唯一一次出現在美術史上的機會。

美術史(或者藝術史)被普遍定義為“歷史”的一部分,因此“政治屬性”很重要,一件藝術作品入選的理由首選是“政治含義”,即是否代表了那個時代的“風格或氣質”,其次才是技術。

但這樣的美術史標準似乎被很多專業科班出身的人士所“不贊同”,我就親耳聽過很多美院畢業的學生說“陳大師很了不起”,我明白他們主要是就陳逸飛作品本身的造型、色彩等方面下的結論。

更有意思的是,非專業出身的圈外人士大多對陳逸飛嗤之以鼻,認為“太商業”。對于今天仍活躍在畫壇的藝術家同樣如此,比如范曾,大多數網民幾乎眾口一詞否定,但我接觸了一些美院畢業的人士,他們面對眾多國畫作品依然“鐘情”范大師的線條。

幸虧有了如今發達、壓倒一切的市場商業標準,“入選美術史”似乎已成為拍賣公司宣傳拍品的一件“常規武器”——不是終極目標而更多是手段,是否能被購買才是關鍵。以上所有的學術爭論,在市場面前都似乎不再那么重要而且很簡單,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今天的藝術家有了更多的目標和心理平衡的砝碼。權威不再唯一,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有自己的美術史,很好呀。

在現今畫壇觀念橫行、個人圖像越來越肆無忌憚的時候,我們反而越來越懷念精致、細膩、每一筆都有手感的作品,猶如短信、微博鋪天蓋地壓倒一切的今天,我們卻異常懷念手寫信札一樣。所以,還是期待一部有陳逸飛的美術史著作面市。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