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消費升溫催生中國各地“賭石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11-11]
長春11月10日電 (吳兆飛 才佩玉)中國市場翡翠玉石消費升溫,作為翡翠傳統交易方式的“賭石”,也吸引了眾多參與者來體驗“一刀窮、一刀富”的心跳感覺。
據了解,翡翠交易的特別之處在于,翡翠在開采出來后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部成色的好壞,買賣風險很大。能否買到上等翡翠,成為買家財力、眼力和膽力的較量。
隨著中國內地消費者對珠寶玉器的需求量不斷擴大,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翡翠玉石消費市場,翡翠的市場價也不斷攀升,并成為投資收藏的熱門。這也令賭石愛好者迅速增多,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賭石俱樂部。
正在此間舉行的長春首屆賭石文化節,吸引了來自中國各地的賭石者。記者10日在現場看到,一位買家購買了一塊標價1萬元的翡翠原石。
據他介紹,他是專程從黑龍江大慶市趕來的。之前已購買了一些價格較低的原石,切割后都有不錯的成色,因此決定再買一塊貴的。由于現場不能加工,他決定回大慶后再切割拋光?!笆琴r是賺都是命,我都認。”這位買主對記者說。
類似的活動在中國各地也屢見不鮮。今年10月,山東煙臺的一次賭石活動中,一位市民花2200元買了一塊原石,切開后呈現白色微紫狀態。參展商稱這塊白璧微紫的翡翠如果加工成佩件,市場價值將達10萬元左右。也不是所有的賭石者都有這樣的好運。此前有媒體報道,河北一位買家在一次賭石活動中,以7000元買下一塊原石,切開后質地不佳,加工后最多只能賣到1000元。
日漸活躍的賭石活動也一度引發這是“文化”還是“賭博”的爭論。業內人士提醒,“賭石”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和辨別能力,最重要的還是放平心態。而且珠寶翡翠的價格也在不斷變化,令投資翡翠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