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長假期間,藝術品交易儼然成為資本流動的重頭戲,在率先啟動的香港蘇富比秋拍率領下,國內秋拍迅速進入狀態。登錄各大拍賣公司網站不難發現,保利、匡時已將海內外征集時間表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華辰更是已將部分拍品率先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其中不乏齊白石、啟功等曾在拍賣場頻繁沖擊天價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延續強勢項目,拓展新生領域,拍賣公司年終大戲已初露端倪。
看物:
書畫還是熱點
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2011年秋拍的“中國書畫秋季拍賣會”專場上,張大千的《紅葉白鳩》和徐悲鴻的《憩息》均以1802萬港元成交。回顧今年春拍,中國書畫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古代書畫雖然精品不多,但仍有王蒙的《稚川移居圖》;近現代書畫不僅有齊白石書畫合璧的逾4億元天價拍品,更有各大流派代表人物創下新紀錄,如海派巨擘任伯年《華祝三多圖》拍出1.67億元高價;當代書畫也紛紛突破千萬元大關,呈現強勁升勢。秋拍在即,業內人士認為書畫仍是大熱門。
大拍推出大型展覽試探市場風向,素來是保利強項。目前已確定三大展覽,其中兩項書畫大展早已為藏家熟知,如第三屆“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和第四屆“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此外,保利相關負責人表示,秋拍已基本敲定三大專場,其中包括第二屆“現當代中國藝術專題吳冠中重要繪畫作品”展覽及專拍,還將重磅推出清帝御筆作品。
作為秋拍的熱身戰,嘉德四季中國書畫部分眾多主題專場引發競拍熱潮,總成交額達5.66億元人民幣。今年秋拍中國嘉德將繼續推出齊白石、張大千精品,并將力推傅抱石、黃賓虹與林風眠三位大師的精品,還將推出“成名于新中國的畫家”等專題。
剛剛結束的北京匡時夏拍也顯示出書畫作為主力板塊的強勁態勢。除常規的近現代書畫專場外,更推出了類似古美術文獻專場、當代書法名家作品專場等新專場。匡時秋拍目前已確定了兩個新專場,其中包括“與佛有因”近現代名家佛教書畫專場及晚明五大書家專場,將對王鐸、傅山、倪元璐、張瑞圖、黃道周等明末書壇五位大師級人物的書法作品進行集中地梳理展示。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文化藝術品拍賣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劉幼錚表示,各大拍賣公司在高端文物征集上都下了功夫,藏家和投資者也愿意在高行情下進場。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春拍,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時、西泠印社、中貿圣佳、上海朵云軒、北京誠軒、北京榮寶等10家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單件拍品成交額超過百萬元的達3090件之多,比2010年春拍的數量多了一倍以上;這3090件拍品中超過1000萬元的有318件,超過5000萬元的有20件,超過億元的有6件。這是我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19年來單季精品文物數量最多的一年。
看人:
新藏家群體托高市場
“新面孔大量涌入,又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且出手兇猛,迅速抬高了部分藝術家的價格。再加上藝術品投資基金的強力參與,使這個群體涉足藝術品投資的人數越來越多。”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西沐表示。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近現代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分析,買家的判斷力是決定市場好壞的關鍵因素。一切取決于買家花錢的動力,取決于買家對作品認識的深刻、喜愛的強烈,也取決于對未來的信心。“這兩年來,買家見多識廣,也變得越來越理性,并不能簡單理解為一堆基金,幾個煤老板,幾個涉此領域不深的新人或是一些無知無畏的人。其實不然,他們所涉及的領域、深入的程度與過程外人有所不知。盡管出于投資的目的,也是對作品有判斷,對走勢有研究。尤其是當前藝術品價格高了,他們花錢更謹慎,市場也更安全。
剛剛推出“藏家養成計劃”的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學術研究部總監趙孝萱告訴記者,在邦文的集團客戶中,收藏和投資兩個目的的企業比例都在增加,目前邦文的集團或企業性質的基金客戶越來越多,在進行藝術品資本投入的企業中,仍以資金比較靈活的民營企業為主。無論機構藏家還是個人藏家,目前均未出現退潮跡象,藝術品成為了財富階層和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
看市:
秋拍將延續高行情
西沐認為,秋拍將在春拍火爆行情的慣性作用下再次演繹天價與奇跡。
無論投資還是收藏,僥幸心理都是要不得的,中國收藏家協會玉石委員會主任姚政表示,“現階段的市場,早就已經沒"漏兒"可撿。真搞收藏要從研究入手,即便是單純抱著保值增值的目的,也該讓心態平穩下來”。
西沐表示,收藏行業的“億元時代”是一個很復雜的現象,有喜也有憂。“首先,這種行為撬動經濟杠桿,直接用經濟價值衡量文化,價格或價值有很多背離的現象,嚴重地超越藏品本身的價值,價格大起大落,不能真實地反映它的價值。這是一種投機行為、冒險行為、炒作行為、純粹的商業行為,價格炒高并不等于人們認識到它的文化價值。到目前為止,收藏市場沒有出現大幅貶值現象,仍呈上升趨勢,大多數人認為收藏市場只賺不賠。”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向云駒分析,經濟富足、文化發達的背景下出現“億元時代”可以理解,但經濟和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就會出現投機行為,有些對收藏一竅不通的人盲目介入收藏市場,這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目前出現的若干億元拍品與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相比有點離譜,就現在的收入水準和世界經濟整體水平來講,我國藝術品的價格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同類器物的價格上也表現得比較反常。這說明有投機、炒作、買空賣空等行為,價格背離現象比較嚴重,這對投資者來說風險較大。”向云駒說。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