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屢創新高:天價書畫 當心美麗"泡沫"(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8-26]
從8000萬元起價到4.368億元成交,近日,黃庭堅的《砥柱銘》在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夜場上“出盡風頭”。這不僅打破了去年保利拍場誕生的1.69億元的國內藝術品成交紀錄,而且遠遠超過5年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英國倫敦創下的2.3億元成交世界紀錄,從而躋身最貴的中國藝術品。
據了解,《砥柱銘》長達8.24米,計82行407字,加上歷代題跋,總長近15米。據專家介紹,此件作品長期流傳于民間,直到數年前被臺灣藏家購買,這是首次出現在拍賣會上。
今年5月17日,張大千晚年的巨幅絹畫《愛痕湖》在嘉德2010春拍中拍出1.008億元的天價,不僅成為畫家個人作品新成交紀錄,也是中國近現代書畫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事實上,近兩年,一些拍賣會上的書畫價格屢創新高,書畫市場已經從低迷中走了出來。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一些投資者在股市和樓市難獲暴利情況下,開始進軍藝術品市場。而傳統書畫更是因其稀少、抗跌的特性,逐漸走向光明,成為投資者的避風港。
記者了解到,由于今年此前的一些春拍屢創天價紀錄,甚至成交價過億。而即將舉行春拍的其他拍賣會嗅到了好氣息:在經濟逐漸復蘇之際,拍賣市場逐漸回暖,他們覺得有些好的藝術品賣出的機會到了。自2009年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創出“億元時代”后,不少老藏家認為“市場不可能就這么上去”,期望今年春拍會有所調整,以便在中低價位時建倉。然而,從剛落槌不久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國嘉德春拍行情來看,今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仍將繼續走牛。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擔心,幾年前在藝術品市場發生的泡沫,正在向傳統書畫市場轉移,特別是到泡沫破滅后會對整個市場產生巨大殺傷力。事實上也確有這樣的跡象,如在香港春拍上剛剛拍出9586萬港元的“太上皇帝”白玉圓璽,在2007年時只拍了約4625萬港元,兩年半身價翻了一倍。
著名收藏家、良仕文化博物館館長鐘未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拍賣會書畫作品再創高價,一方面不乏有炒作的嫌疑,因為自從金融危機讓此前價格虛高的藝術品市場擠出泡沫后,拍賣市場需要一些有分量的藝術品,而此前被人忽視卻極具升值潛力的古代書畫就成了“搶手貨”。另一方面,黃庭堅的《砥柱銘》,歷史價值確實很高,是中國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