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英语老师乖乖掀起裙子的/久草电影在线播放/神马电影天堂网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林散之作品價格日益飆漲 "談書法"精品曝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8-18
  林散之的書法作品在藝術市場上價格日益飆漲,他的一些精品也隨之不斷浮出水面。南京市民周先生昨天向記者展示了一件林散之書法藏品,實為罕見之作。該作品既不是寫唐詩宋詞,也不是寫毛澤東詩詞等慣見的題材,而是一幅談論書法創作之“要法”的輕松之作。

收藏大家池澄先生偕友人觀看了此作,贊嘆不已。展卷之時,濃郁的書卷氣即撲面而來。雖經歲月的沉淀,此卷仍神采煥然。在卷上,林老寫下他對書法創作的深刻領悟:“筋骨不生于筆,而筆能損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減之。能運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中鋒即佳穎亦劣,優劣之根斷在于此,肉讬毫穎而腴,筋借墨潤而潤。腴則多媚,潤則多姿。”72字中,談到了用筆用墨的重要性,以及他一貫以來的對“運中鋒”寫字的強調。最后,上升到美學上的追求——“腴則多媚,潤則多姿”。可見他對書法之“潤”的推崇。

文后有“長安同學留念”,推測當為林老課徒的稿件。林老課徒,一貫因材施教。往往同一問題,說法或側重不同,或角度不同,但都生動淺白,易于理解。

在藝術拍賣市場上,我們常可見到林老的各種書法作品,但大多是演繹唐詩宋詞毛詩等現成的作品,自己創作的尤其是談書法的作品并不多見。

記者采訪林老學生張爾賓獲悉,對書法有很多心得體會的林老經常跟學生筆談書法,但大多是用硬筆甚至鉛筆寫在小白紙條上,有時拿起廢紙邊就寫。“不要學名于一時,要能站得住,要站幾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虛名,功夫一點沒有,虛名幾十年云煙過去了”,這段他對張爾賓講的關于書畫家修養的話就寫在紙片上,并沒有寫成完整的書法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幅“論書法”的書法文后還有“74年3月聾叟書于南京”一語。林老為何自稱“聾叟”?原來,林散之14歲時父親病故,家庭生活艱難,半生悲苦。1966年林散之69歲時,夫人病逝,林悲痛萬分,頓使雙耳失聰。是年,“文革”爆發,林孤身一人在南京生活,來往于南京、揚州、烏江兒女間,經歷了七年的流浪生活。1970年春節除夕,他在烏江鎮浴池洗澡,不慎跌入開水池中,全身嚴重燙傷,救治四個月始愈,右手五指粘并,幸被搶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執筆,因自號“半殘老人”。“聾叟”二字,可見其晚年坎坷命運之一斑。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